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轉錄】第一眼往往是錯的

這短短的故事我看到掉眼淚.......分享給你!
這樣的真、善、美簡單,卻好動人。

--------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一輛大卡車失去控制,直衝過來,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必須有一個去地獄。 」

主人一聽,連忙問:「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一樣,皺起了眉頭,她想了想,說:「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通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

主人失望地問:「哦,什麼比賽呢?」

天使說:「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這裡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可以上天堂。不過,你也別擔心,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跟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準備好,就宣佈賽跑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拼命往前奔,誰知道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導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旁邊慢慢跟著,一步都不肯離開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遠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輕輕鬆鬆贏得比賽。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裡著急,她大聲對狗說:「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現在,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可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主人。

這時,主人笑了,他扭過頭對天使說:「我終於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擔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 ......所以我才想幫它決定,請你照顧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戀地看著自己的狗,又說:「能夠用比賽的方式決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讓它往前走幾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過它陪伴了我那麼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會兒。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希望永遠看著它走下去。不過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該去的地方,請你照顧好它。」"

說完這些話,主人向狗發出了前進的命令,就在狗到達終點的剎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獄的方向。他的狗見了,急忙掉轉頭,追著主人狂奔。滿心懊悔的天使張開翅膀追過去,想要抓住導盲犬,不過那是世界上最純潔善良的靈魂,速度遠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導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獄,導盲犬也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裡喃喃說道:「我一開始就錯了,這兩個靈魂是一體的,他們不能分開 ......」
  
這個世界上,真相只有一個,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卻會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看待事物,都無法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鏡,用自己的經驗、好惡和道德標準來進行評判,結果就是--我們可能看到了假像。

所以:不要一味地按自己以為的那樣去思考!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孔老夫子的智慧-三八二十三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錯了, 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

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

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

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

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

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准了他的假。

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

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

「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

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

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

他一次話吧,又從空樹幹中走了出來。

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

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

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

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

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
,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

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

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

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

「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

你想想 :我說 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

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

「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

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這故事讓我想起優克李林有首歌的歌詞:如果失去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

相同的,有時你爭贏了你所謂的道, 卻可能失去更重要的;

事總有輕重緩急之分,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後悔莫及!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Mango 免費學外語

西班牙文、中文、俄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巴西葡萄牙文、

各種外語的基礎會話練習都有

介面簡單,操作方便,真的非常推薦。

http://www.trymango.com


註冊非常容易,只需要輸入帳號及信箱等等。

這是BBC Language之外的另一個不錯的選擇。

[轉錄]口譯必背片語

口譯中需要強記的片語
Give the floor to 請…發言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我很榮幸…
Relevant issues 相關問題
Updated research result 最新的調查結果
Attach the importance to 對…給予重視
Lead-edge technologies 領先技術
Minister Counselor 公使
Natural heritage 自然遺產
Shared concern 共同關心的問題
Well-deserved reputation 良好的信譽
express sincere gratitude to 對…表示衷心的感謝
Let' s welcome SB to give a speech 請…講話
bilateral conference 雙邊會議
propose the warmest applause to 以掌聲對…表示的最熱烈的歡迎
sponsor 主辦單位
the Award Ceremony 頒獎儀式
greeting speech 賀詞
observe the grand opening of 隆重舉行
Let's invite SB to present the award 請…頒獎
achieve complete ceremony 取得圓滿成功
global celebration ceremony 全球慶典
declare the closing of 宣佈…結束
Please rise for the national anthem. 請全體起立,奏國歌
Collective stewardship 集體管理
Competitive job market 充滿競爭的就業市場
Financial institutions 金融機構
Forward-looking 進取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國民生產總值
Meet the challenges 迎接挑戰
Public authorities 公共機構
Regulatory mechanism 法規機制
The threshold of our transition into the new millennium 跨越新千年的門檻
UNCHS (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聯合國人居中心
Urban residents 城市居民
Well-serviced formal city 服務齊全的高尚城市
place as the priority 把…列為重要內容
never neglect the work 不放鬆工作
water conservation 節約用水
extend our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 對…表示衷心祝賀
model city of water conservation 節約用水先進城市
attain the results expected 使…取得預期效果
confer honorable awards on 授予…光榮稱號
strive for 為…而奮鬥
a city of severe water shortage 嚴重缺水城市
units concerned 有關單位
compared with STH, there is still some way to go 與…比有差距
wish a complete success 預祝…圓滿成功
broaden sources of income & reduce expenditure 開源與節流並重
seaport for foreign trade 對外貿易港口
National Gross Products 國內生產總值
merrily gather 歡聚一堂
vigorous economic region 活躍的經濟帶
solid foundation 基礎雄厚
may you have a most pleasant impression 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the grand occasion 盛世
wish a pleasant stay 願停留愉快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seaport 綜合性商港
spring is very much in the air 春意盎然
forest coverage 森林覆蓋率
global warming 全球變暖
principal element 主要因素
toxic emission 廢氣排放
ignite the sparks of understanding 迸發出心靈的火花
build the bridge for cooperation 建立合作橋梁
substantial in content 內容翔實
major province of energy 能源大省
tight in schedule 日程緊湊
call upon 號召
conservation benefits 節水的好處
industrial reuse and recycling 工業中水利用
pollution fines 污染罰款
urban water conservation 城市節水
water saving fixtures 節水裝置
regional economic 地區經濟
diversification in port operation 港口經營多元化
perform our duties and fulfill our obligations 責任和義務
a well-known regional event of the industry 地區行業盛會
initiating ports 發起港
break free 衝破藩籬
civil society 民間團體
ethnic lines 種族
genuine partnership 真正的合作夥伴
squatter settlements 違章建築區
without access to 享受不到
open dialogues 暢所欲言
the bounding of planning economy 計劃經濟的束縛
pressing issues 緊迫問題
vitalize the provinc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科教興省和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unprecedentedly inflated 空前膨脹
curb the trend of steep rise 控制增長勢頭
face severe challenges 面臨嚴峻挑戰
acutely aware 清醒地看到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生態惡化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提高意識
respect each other, seek the common ground while putting aside difference,
enjoy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s, complement each other's advantages, learn
each other's experience, expand the cooperation, stand from the presen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借鑒經驗,
拓展合作,立足當前,著眼未來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this seminar 以此會議為契機
lag behind 滯後
the transition of mechanism is slow 轉軌建制過程緩慢
draw lessons from the past 總結經驗教訓
community development oriented 以發展社區為宗旨的
deserved winners 當之無愧的獲獎者
ethnic minorities 少數民族
gainful employment 有報酬的
gender issues 性別問題
handicraft works 手工藝品
income generation 工薪階層
in-depth knowledge 深入了解
the handicapped 殘疾人
seek the best instead of the largest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industrial structure 產業結構
the unified design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城鄉一體化
short-term conduct 短期行為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房地產開發
help and support the poor 扶貧幫困
public lawn 公共綠地
public utilities 公用事業
convention center 會展中心
infrastructure scale 基建規模
consciousness for the best 精品意識
model human settlements 精品住宅區
enterprise revenue 企業效益
civil bus ride 文明乘車
Hope Project 希望工程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女人一生中不可忽視的18步

女人的一生,會有無數段或精彩或平淡,或磨練或輕鬆,或美麗得意或狼狽失意的經歷,但是,請千萬不要忽視這18個關鍵點----

  Stepl:18歲至28歲

  1、多讀書,多思考。其好處到你25歲以後會逐漸顯現。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而老公只能改變你的生活,你可以是知識的主人,但你只是老公的配偶。

  2、爭取考入一個起碼二流的大學,當然一流最好。讀大學的時候不要錯過談戀愛,更不要錯過一切可以自我表現和鍛煉的機會。

  3、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可愛一點,投入地愛一次,大多數女人需要一次刻骨銘心的愛,這樣可以盡早出現情感免疫,也可以為未來的日子留出更多理性的空間。

  4、如果你不打算「頂客」,條件又允許的話,趁著父母還可以做兼職保姆,抓緊時間生個baby,這種結果對於一個重視正常流水線生活的女人來講是有必要的。

  Step2:28歲至38歲

  5、不要忘了抽空讀讀書和報紙,時尚雜誌的數量最好不要超過40%,因為你已經不是個女孩子了,儘管你十分不情願,但你還可以買毛絨玩具。

  6、能不錯過婚姻,還是不要錯過。當然一旦錯過,千萬不要將就,找錯人給你和他帶來的傷害可能比不結婚還要大。結婚不是一件十分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是為了父母結婚的話,那就試著去愛你的老公,慢牛股雖然沒有激情,至少不會狂起狂跌,免得你身心憔悴,疲憊不堪。

  7、要有幾個紅顏和藍顏知己,紅顏知己可以讓你瞭解和放鬆自己,藍顏知己有助於你瞭解男人和這個社會。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非要和知己上床,那恭喜你有了情人,享受自我的同時請不要抱怨保守人士扔過來的臭雞蛋。其實,上床的權利最終決定於女人,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無原則的心軟或挑逗只會讓你成為棄婦或木子美。

  8、學會跟已婚男人愉快而又不越軌的交流,要學會拒絕的技巧,如果他離開,不要去追。就當他們是一片美麗的風景,但絕不需要你留下來做園丁,因為那裡園丁已經很多了。已婚男人是美麗的公園,想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逛逛就可以了,如果碰巧公園倒找你門票,那就說聲謝謝上帝吧。

  9、超過25歲有男朋友的,如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矛盾最好不要考慮分手,尤其你還是個以結婚作為歸宿的人。年齡越大,跟陌生人磨合的成本越高,變成第三者的幾率也就越大,不過,生活是自由的,單身有單身的寂寞和快樂,結婚有結婚的苦惱和孤獨,如果不考慮以婚姻為歸宿,那你不必在意。

  10、如果你決定和你愛的人結婚,不要在乎主動付出做一個體貼的好老婆,能有人值得你付出女人的一切是你的幸福,也是婚姻漫長夜空中閃爍的禮花,有愛才有溫存,有溫存才有幸福。如果不幸沒有找到這個人,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能為自己負責就可以了。

  11、過了28歲以後,要全力以赴自己的事業,這時候的你是最累的,既要是個好老婆,還要是個好員工,如果你很榮幸地成為中層,那恐怕你絕不擔心減肥的事情了。

當然也不是每個女人都有這種強烈的事業心,但至少你可以做一些自己喜好的事情,哪怕寫點文章,瓊瑤阿姨寫的東西就賣了不少錢,也許你比她還強。不要告訴我你只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和吃零食。

  12、買一套自己的房子,可住可租。有機會不妨出國旅遊,既放鬆又長見識。實在資金不足還可以騎自行車出去看看路上的帥哥,好心情是自己創造的。

  13、要知道你太愛你的工作了,不過最好別愛上你的老闆。

  14、一定要做一個經濟獨立、思想獨立的女人,在這個前提下,找個尊重你的好老公,毫無壓力地做只小乖貓。

  Step3:38歲以後

  15、無論如何你都找不回從前的青春感受,看到周圍的年輕人,只有兩個字:羨慕。這時候的女人氣質最重要,氣質離不開內涵,感謝你曾經讀過的書和奮鬥自省、樂觀付出的生活歷程吧,氣質是裝不出來的。

  16、38歲以後的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這個事業不一定是公司、生意,而是能讓你的生活充實的,同時也能給別人帶來或多或少快樂的活動。

  17、終於可以比較放鬆和安全地處理兩性關係了,因為性別特徵越來越不明顯了,況且臭雞蛋對你的關注力也下降了,除非你是公眾人物。

  18、如果沒結婚,還可以來一次戀愛。

Saturday, September 01, 2007

書摘:食物里程

/ 王文華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當季」和「當地」

我們這些出過國留學的人,都很假仙。也只不過在國外呆了幾年,回到台灣後,卻喜歡用泊來品。我們都有一種成見,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品質一定較好。還會說花多一點錢沒關係,我們重視「生活品味」。

對於沒有包裝紙的東西,我們當然會追查它的身世來源。蘋果,要吃日本的。梨,要吃韓國的。牛奶,要喝紐西蘭的。巧克力,要吃法國的。

我對自己這樣的行為一直不以為意,你說我臭屁我不在意,反正我是雅痞。一直到我學了「食物里程」的觀念,才恍然大悟。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沒想到吃什麼東西,還跟二氧化碳扯得上關係!


「食物里程」要低,大家要盡量吃「本地生產」的食物。夏天的芒果,台灣最好,很少人會去吃進口芒果。會買進口水果,是因為想吃當季台灣沒有的東西。所以要減少「食物里程」,首先要吃「當季」的東西。當季的食物新鮮、便宜,何苦違背自然,折騰荷包,去吃大老遠跑來的祭品?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半夜不睡覺、冬天打赤膊、一男劈二女、與陌生人3P。生命有它固定的節奏,最舒服的姿態是跟著它一起流。鄰家的青梅竹馬很美,幹嘛去追俄羅斯的美眉?順天應時,你活得白白胖胖。扭轉乾坤,你會害死了很多人。

「當季」和「當地」,除了新鮮和少污染,另一個好處是活絡了本地經濟,改良了都市與農村的關係。「愛台灣」不用上街頭,在家裡吃台灣水果就可以。

「低食物里程」的另一好處,是減少了進口商、經銷商等中間人的加成,讓食物鍊的兩端:農人和消費者,都能夠得到最好的待遇。

英、美兩國對「食物里程」算得很精。20057月,英國政府統計,每年因為運送食物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國總量的1.8%。這1.8%,豈不是「冤大頭」的污染?

要餵飽人類的肚子,當然要消耗能量。柏克萊大學教授Michael Pollan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所有的能量,只有1/5是發生在農場,另外4/5都發生在加工和運送過程。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污染,我們得多吃沒有加工、就近生產的食物。

用嘴投票

在美國,許多學校發起「農場直達餐廳」運動。讓學校的午餐,不再是大量製造的冷凍食品,而是鄰近農場送來的鮮美佳餚。

我們也許沒機會去美國的學校,但在美國各大城,都可以逛到「農家市場」(Farmers’ Markets,最有名的在L.A.1934年開張)。食物由當地的農家直接拿到市集來賣,不再大費周章地送到經銷商的中央倉庫。

每個周末,紐約的工會廣場(Union Square)都有農家市場。來自紐約州的農家以便宜的價錢賣新鮮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麵包餅乾,以及人情溫暖。在大太陽下,我跟農人買東西,聊生活。在充滿日光燈和冷凍庫的超級市場,很難有這種感覺。

美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市場。西北部的奧勒岡州講究環保,大城波特蘭有一家「新季節」(“New Seasons”)超市,所有的肉和蔬果都標明原產地,27%是當地生產。為了讓民眾易於辯識便於購買,「當地產品」都貼上黃色標籤。「新季節」甚至把一些瀕臨絕種的食物,如紅鯛魚,貼上紅色標籤,規勸消費者不要購買。甚至讓消費者免費試吃不同魚類,證明黃標和紅標一樣鮮美。

這樣一來,「食物」,變成了新型態的「選票」。你買什麼食物,表達了你的政治立場。那些政府沒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可以用食物購買來解決。政府沒照顧好農民,老百姓買農民的食物彌補。政府沒管理好食品衛生,老百姓就買有機食品。「有機食物」,在全球是9,600億台幣的產業。9600億若換成選票,不知有多少。

「用嘴投票」,當然不會有政府的政策來得有效。但當政府的政策遙遙無期,消費者至少可以先靠自己。

食物的「民族主義」


在台灣,「食物里程」的觀念還不普遍。但我最少可以做的,是在鄰近的市場、買本地的蔬菜水果。「肥水不落外人田」,用在食物上最為貼切。當你買本地的食物,你買到新鮮、健康、更少的油錢、更好的空氣。同時,你也默默地幫助了那些,從未謀面、卻一直「養」你的農民。

除了消費者直接跟農場買東西,很多餐廳也開始直接跟農場交易。永豐餘生技從事有機農業很多年。他們在宜蘭有一大片有機農地,雞、豬、菜、豆腐,什麼都有。永豐餘在台北開了一家「齊民有機火鍋」,餐桌上的食材,自然是農場中的作品。

學會「食物里程」後,我收斂了歸國學人的臭屁,努力尋找產地最近的東西。經過水果攤,看到那些豐滿的梨,我還是會問:「哪裡產的?」老闆大聲叫:「韓國的!」他也許以為這是最好的賣點,殊不知這對我是最深的痛處。「哎,韓國的。」我把玩許久,忍痛放下,就像離開一個豐滿的美女。唉,我不能愛你。因為在食物上,我有了民族主義。

Friday, August 31, 2007

新環保健康時尚 自備水壺

新環保健康時尚 帶水壺!
我非常支持這個~~~~我有自己帶水壺耶耶!

在巴黎,服裝設計師皮爾卡登設計水壺鼓勵巴黎人多喝水。
在紐約,大家穿上「I Love NYC Tap Water」的T恤。
在東京,只要拿水壺進合作商店,商家會幫你免費裝水。
在大阪,小學校長寫信給家長:「該是帶水壺的時候了」。
在台北,水壺復興運動橫空展開,即將成為全民運動。

文.黃惠如

2007/09 康健雜誌 106期

一輛單車、一個ipod、一雙環保筷,當然還要一個水壺,這是樂活族的新生活必需品。2007年最需要跟隨的樂活趨勢是:水壺復興。記得小時候上學前,爸媽都會為我們準備水壺。今天,我們為自己準備水壺,掀起水壺復興運動。

帶水壺的理由很多,首先是搶救地球。

今年6月美國舊金山市長紐森(Gavin Newsom)禁止舊金山市政府員工用市府經費購買任何型式的瓶裝水,此舉帶動鹽湖城等其他城市效法。曾名列世界50大餐廳的喬思‧潘尼思(Chez Panisse)也跟進不再供應瓶裝水。

瓶裝水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也製造了不必要的垃圾,瓶裝水的成本是自來水的1萬倍。

美國華盛頓環保團體「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統計,美國一年要喝掉100億美元(約台幣3300億元)的瓶裝水,用於瓶裝水水瓶的塑膠通常是從原油提煉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PET),製造這些原料每年要用掉超過150萬桶石油,足以供給10萬輛汽車的用油。

但是只有五分之一會被民眾回收,每天有4000萬個保特瓶變成垃圾。「那是浪費能源、浪費資源去填成不必要的垃圾山,」華盛頓容器回收組織(Container Recycling Institute)的執行長法蘭克林說。

從台灣的數字來看也很嚇人。2005年塑膠容器的回收量已達14萬公噸,若以600cc的保特瓶堆起來,約有70億支瓶子,可以堆滿4座的台北101,若把這些瓶子串起來,可以繞台灣1680圈。

帶水壺的理由之二:愛健康。

多喝水保健康,喝水讓你神清氣爽、皮膚晶瑩剔透,甚至激發創意,任何時刻,都應該「水」一下。

而帶水壺不會給自己爛藉口去買熱量超過一碗半飯的珍珠奶茶或含糖飲料(見「健康篇」)。

帶水壺的理由之三,是搶救荷包。

今年物價反應原物料上漲,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荷包受不了。

理財專家蔡玉貞接受電視採訪時說,她包包裡永遠有3樣東西:帳簿、環保筷和水壺。

看起來雖然不起眼,但帶水壺的趨勢已在世界延燒。

在巴黎,服裝設計師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為自來水公司設計玻璃水壺鼓勵巴黎人多喝當地的自來水,取代瓶裝水。

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藝術家茱兒(Nancy Drew)設計一款「我愛紐約自來水(I love NYC Tap Water)」的水瓶,要紐約客裝自來水,喝喝和礦泉水有何不同。

在東京,SIGG水壺進口商和環保團體「想想地球(Think the Earth)」合作,只要帶著SIGG的水壺,路邊商家將會幫你免費裝水,而SIGG也將捐出部份款項支持環保。

日本電器廠商象印提出「到處都是my cafe」的新生活形態,連續兩年和日本全國茶商工業聯合會合作,只要帶象印水壺到全國60個據點買茶飲,就可以比外帶價錢少30日圓(約台幣10元)。

在大阪,每年5月下旬夏天將至時,每個小學校長會寫一封信給家長:「該是帶水壺的時候了」。武藏工業大學長岡裕於2004年調查,95%的大阪小學生會帶水壺去學校。

在台灣,水壺復興文化悄悄蔓延。

作家王文華每次上節目一定帶自己的水壺,習慣是從當上班族時養成。他之前常要拜訪客戶,客戶提供開水或是熱茶,時間一久覺得無聊,想喝「自己想喝的東西」,便在水壺裡加上一匙蜂蜜,自製蜂蜜水。

此舉不僅讓喝水變成有趣的事,和客戶開會時,蜂蜜水也變成彼此話題,甚至還讓客戶喝喝看,拉近距離。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從小訓練兩個小孩出門帶自己的水壺,不只讓他們習慣適應白開水的口味,也讓孩子學習負責任。今日,兩個男孩即使去運動都要求喝白開水,才能真止渴。

你還有一個理由,非得響應帶水壺不可。

7月1日開始,環保署規定7000個公家單位、學校禁用紙杯,你如果要去公家單位洽公,非得自帶水壺不可。

其實整個環保署不用紙杯已經10年,並規定同仁如果外出開會也要自備水杯。

趕快去找一款你愛的水壺,讓它成為你的新寵,隨身不離。

Friday, August 03, 2007

The End of the Chip Clip

This is REALLY useful!

Saturday, July 21, 2007

Friday, July 20, 2007

【今周刊】孩子會理財後,就不用擔心變成『啃老族』

撰文/陳 免

卡債風暴在過去兩年襲擊全台,五十萬卡奴,讓台灣社會從「大家都很會存錢」的舊有觀念中驚覺,原來年輕一代對於金錢的使用,和對於信用的認知觀念是如此薄弱,凸顯出台灣社會普遍處於「理財文盲」的危機。

究其原因,發現自小不管在學校,或是在家裡,金錢和性一樣,都被當成是私密的事而不被拿出來討論。而當「性愛學分」即將在九十八學年度納入高中選修學分之後,「理財」這件事,仍然是一個因無知而被忽略的話題。然而,懂不懂理財,一樣是關係人生幸福的大事,如果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很有可能讓自己陷於負債的泥淖,嚴重者,搞不好還會讓家人同陷困境。

因此,財富觀念的傳承,必須比將財富交給兒女的那一刻更早開始;如果你只能負擔自己的退休養老,那更應該早一點讓孩子具備財務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後,成為啃蝕你退休老本的『啃老族』更有甚者,如果你想養兒防老,一個深悉理財的下一代,肯定才是你生命最後旅程的重要保障。也因此,教育子女正確的理財觀念,就成了你建構美好退休生活及圓滿幸福人生的最後一張關鍵拼圖。

在台灣,翻遍教育部頒訂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完全找不到和理財相關,有的也不過是稍稍談論到有關消費權益的內容。由前財政部長林全、前教育部長曾志朗等財經金融界、教育、社福團體組成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於是參考美國Jump Start(成立於一九九八年,成員涵括了教育界、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等二十幾個專業團體)所提出的個人財務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指標,融合國內的財經環境,首先提出「九年一貫財金智慧教育指標」,希望教育部能將之納入課程綱要中。

透過三張表格 一齊學習財務管理

從小就灌輸孩子理財的重要性,給予正確的金錢、消費觀,並提早讓他們學習一些理財語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勃特.T.清崎說,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融入理財高手的群體之中。在他設計的兒童版「現金流」遊戲時,就直接使用「資產」、「負債」的專業辭彙,但也用更口語的方式解釋它們的涵意,告訴孩子「資產」就是:向你口袋裡放錢的東西;「負債」則是:從你口袋裡掏出錢的東西。

理財教育,還是要透過理財的方法來進行,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郭迺鋒也認為,如果以為讓孩子玩玩點鈔機就是理財,也太小看孩子的智商了,有步驟的教導孩子理財能力,他們的學習力常會超出大人的想像。不少專家整理歸納,教育孩子的理財力,有三張表格應該隨時拿來參考;如果把自己當成人生的CEO,他也需要從小演練這三張表格:財務目標、編列預算表及資產負債表;這三張表格的記錄過程,應該也是孩子財務人生的成績單,透過這三張日常生活消費及財務表格的記錄,和孩子做充分的討論,就可以把想要給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自然地傳遞。

擬定財務目標:這是孩子為什麼要存錢的目的,也教孩子零用金不多,但擬定財務目標,是訓練他存錢的好方法;學會忍住不花手上的零用錢對孩子是痛苦的,但當他達成他的財務目標時,就可享受這遲來的報酬。

也許是一雙NIKE球鞋、一台Wii遊戲機,也許是一趟日本近畿小子演唱會之旅,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的目標也會跟著「長大」,變成一輛汽車、一間房子,也許是結婚基金,或是子女教育基金,甚至是更遠的退休養老金。和他一齊討論他的夢想,設定一個踮著腳尖就能搆得到的目標,這能讓孩子從小就養成為了目標,有計畫的存錢、賺錢。

編列預算表,讓孩子理性消費:有計畫的預算編列,可以簡化花錢的決策過程,幫孩子成為一位理智的消費者,不被那種不需要、又不是真正想要的物欲所左右。編列預算時,買小東西的計畫,和買大東西的計畫是同等重要的。一星期的零用錢怎麼花,一個月的飯錢怎麼用,一學期的生活費怎麼分配,一年的家庭生活開支怎麼編列,而為了達成財務目標而擬定的存錢計畫,也可以納入預算表裡。

預算表上支出項目,哪些是必要,哪些非必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讓他分辨「需要」和「想要」;若選擇多喝一瓶可樂,就可能讓這周的收支陷入不平衡,買Wii軟體的時間可能就要被迫延長,讓孩子了解機會成本,懂得如何做選擇。

和孩子一起編列預算時,很多父母煩惱該給小孩多少零用錢?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楊文貴在家裡定出一個給零用錢的方法:爸爸收入的1/1000×小孩的年齡=每個月的零用錢。他認為,零用錢其實是讓孩子分享爸爸辛苦工作獲得的成果。而透過這個方式傳遞給孩子預算分配的概念,讓孩子知道,給他的零用錢,都是爸爸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希望他在運用零用錢時,也能學習爸爸如何分配金錢。

財務報表,錢進錢出,了解一個人的身價有多少:很多父母幫孩子購買基金股票,透過每個月或是每年一次的資產檢視,善用對帳單,以跟孩子說明不同投資工具所帶來的風險;而財務報表的編列,也可以讓孩子檢視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的花費是否超過收入,有沒有確實儲蓄,哪些投資是可以讓他的資產繼續增加,哪些花費可能造成超支,甚至帶來負債。

具備財務素養 揮灑起來更自由

透過資產淨值的整理,也可看出自己的資產是否以一定的速度在成長,印證到之前擬定的財務目標,估算目標的達成是否按計畫在進行著。如果發現速度慢了些,也可以和孩子討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加收入,也許是幫爸爸洗車,或者幫妹妹補習功課。

在教孩子理財同時,父母也必須隨時進修,確認自己教給孩子的不是錯誤的觀念,才不至於將孩子導向相反的人生方向。

時代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如媛的大女兒今年十八歲,正是愛漂亮的年齡,偶爾也會和媽媽談到同學誰又背了名牌包,她總是跟女兒講:「那是她爸爸的錢,錢要自己賺才是真正自由,用自己的錢才會開心。」透過對話,趙如媛傳遞自己的價值觀給女兒,更從而她知道,當一個人還在花父母的錢之前,是沒有什麼身價可言的。

性和金錢,是人類欲望的根源,過去人們因為怕欲望沉淪,而忌諱談論,但其實只要有正確的知識,性和金錢又何嘗不是人們通向幸福的翅膀。

Jump Start對財務素養的定義:「一個人必須具備運用知識和技能有效管理並健全其個人財務的能力。」財務素養也許不能給孩子人生的答案,但從小打好基礎,具備選擇的能力,孩子邁向成功人生的機會就愈大,更能自由選擇他所想要的人生,成為他想成為的人。(完整精采內容請見《今周刊》550期)

Sunday, July 15, 2007

【Cheers】川普的談判哲學

美國房地產大亨唐納‧川普如何進行一場成功的談判?

如何運用心理戰術,在談判桌上佔上風?

一旦掌握談判訣竅,便能大幅提高成功的機會。


文/吳凱琳

不論工作或生活,都脫離不了談判。不過,談判並非你所想的那般複雜、爾虞我詐。
談判也是一種溝通協調過程,不過坐上談判桌前,可得做足準備功夫,就這一點,美國房地產大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可是有非常寶貴的心得。

學川普如何談判

川普集團執行副總裁喬治‧羅斯(George H. Ross)跟隨川普多年,將川普過去在商場上的談判經驗與心得,寫成《川普談判術》(Trump-Style Negotiation)。 根據羅斯多年觀察川普進行房地產交易與談判的經驗來看,談判能否成功,事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對方地盤。第一次見面,到底該選擇你的公司、對方的公司、還是不相關的第三地?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選擇對方工作的地方,這是認識一個人最快速的方法。 仔細觀察這個人的辦公室擺設,包括照片、書或雜誌、紀念品或裝飾品等,有太多線索可以告訴你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然後運用這些線索當作聊天的話題,藉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甚至找出雙方的共通點,而不是一坐下來立刻和對方開始談正事。而且你可以藉著這些周邊資訊,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個性,適時調整你的談判方式。


2.摸清所有人底細。有時對方參與談判人數不只一人,你不應該把他們當作一個團隊看待,因為每個人在這場談判中各有不同的角色與功能,你得不厭其煩地一一打聽清楚對方的底細。但是,事先做好功課,不只是了解這些人的職銜或工作內容等背景資料而已,真正重要的訊息包括:

  • 限制:對方是否有時間上的壓力?或是預算有限?或是決策權有限?
  • 動機:這次談判對他的意義是什麼?他只是做好老闆交辦的事情,還是這對他的升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是他來這家公司的第一個案子,還是這案子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當你了解愈深入,愈能找出對方的弱點或是最被容易說服的地方是什麼。


3.紙本文件隨身攜帶。雖然現在是電子化時代,任何報告都使用PowerPoint,但是紙本文件仍應隨時帶在身上。例如,當你引用某份報告的數據,就可拿出列印好的完整報告,或是提到某篇報導,也應讓對方看到印刷的報紙雜誌或影本,才能取信於人。


4.準備好談判記事本。多年來羅斯已經養成習慣,任何談判場合必定帶著記事本,列出談判雙方之間同意與不同意的意見,下次會議之前便能清楚看出目前談判進度的輪廓,避免被對方呼攏。

5.談判也是表演。不僅要製作出專業而吸引人的簡報,還包括你給對方的整體印象,包括誰和你一起坐上談判桌,對方就知道你有多少份量。


川普27歲時,為了取得銀行融資,雇用在紐約擁有數十年經驗的銀行家亨利‧皮爾斯(Henry Pearce)一起與銀行協商,才順利取得融資,否則不會有銀行願意把錢借給沒有經驗的年輕小夥子。

談判是一場心理角力戰

當然,事前的萬全準備,無非是希望打出一場漂亮的仗。不過,等到真正談判開始,就進入心理角力戰,臨場反應很重要。要順利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得掌握奧妙的人性心理,幫助你看穿對方的伎倆,避免吃悶虧。

1.表明你不需要這筆生意。若對方問你,這筆交易對你來說重要嗎?你會怎麼回答?如果你說「很重要」,你可以準備離開這場談判了,因為你已落居下風。你應該斬釘截鐵地告訴對方:「不會,我當然希望達成交易,但如果不成,還有其他對象可談。」

當然,不是要你表現出完全不在乎的樣子,這會讓對方感覺不受尊重。《勇敢說不》(No: The Only Negotiating System You Need for Work and Home)作者吉姆‧坎普(Jim Camp)強調,最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你很希望達成這筆交易,但是交易的對象不一定是他。


2.保持神秘感。不要為了表現自己的知識或能力,而說了太多。言多必失。「話說得愈少,對方愈摸不清楚你心裡在想什麼,你就愈佔有優勢,」坎普說。

話說得太多,常會不自覺暴露某些弱點,例如對方可能抓住你的語病,反過來當談判籌碼,或透露太多訊息,讓對方愈容易看穿你的底限。


3.主動掌控談判速度。談判的主動權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當別人希望加快速度,你就要刻意放慢速度,如果對方希望放緩腳步,你就得加快速度。一方面不讓自己受制於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對方的反應,他們會因此慌了手腳或失去耐性?若真是如此,就代表你的機會來了。

例如,若對方急於成交,提案條件也很合你的意,你也不需立即接受,你可以表現出猶豫不決的樣子,告訴對方你需要多些時間再仔細考慮。事實上,有時對方說的最後期限也可能不是真的,你必須有技巧地試探。假設對方希望你下週回覆,那你可以回說下週必須出差,不在辦公室,看看對方的反應是如何。


4.忘掉對方頭銜。對方的頭銜、年紀、或地位可能比你高,但當你們坐下來面對面交談,彼此的關係是平等的。

不讓自己被對方矮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功課,你愈了解對方的背景和專業,就愈能和對方自在地對話,自然不會被對方看輕。


5.別把對方的話當真。對方在談判桌上說的話或是提出的證據,你都必須抱持某種存疑的態度,很多時候不是事實,只是一種談判技巧。例如,對方可能會提出大數量爭取大折 扣,但最後根本不會購足原先的數量,但是你已經先答應給與較低的折扣,無法反悔。


6.對最後通牒視而不見。你可能常常聽到:「我只能付這麼多」、「要就接受,不然就結束」、「這就是我的底限」。

面對這些說法,其實不必覺得挫折或立刻決定放棄,「這不是談判的結束,而是談判開始,」《談判其實很Easy》作者馬克.麥考梅克(Mark McCormack)表示。與其談到最後再被拒絕,一開始就表示拒絕反而直接。接下來就要看你問問題的技巧是否高明了,原則是不斷問對方「為什麼」,直到問出答案為止。而通常這時候,對方再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有求於人,也可以理直氣壯

不過,你也可能面臨有求於人的談判場合,這時你會如何開口?「抱歉,不好意思,這個麻煩你,真的,抱歉」這是最糟糕的開場白。即使有事要請託別人幫忙,不一定非得低聲下氣,像是在乞求別人伸出援手。《交涉力》作者大串亞由美提供了實用的6大步驟。

1.正面的開場白:讚美對方的工作情況或成就,例如:「××專案進展非常順利,感謝你上次的幫忙。」

2. 說明狀況:解釋目前你的狀況是什麼,記得一定要有具體的事實。

3.表達想法:陳述完事實後,表達你對這個狀況的想法,例如你認為有哪些應對方法。

4.明確拜託:這時候再提出你希望對方可以做什麼,「能請你...」。

5.說明好處:對方不可能毫無緣由就答應你,所以一定要告訴對方,如果幫助你,對方有什麼好處,或是如果不幫忙你,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大串亞由美表示,多數人常犯的錯誤就是直接從第4個步驟開始。另外,前兩個步驟目的是爭取對方的認同,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不要省略這兩個步驟。


談判並非是一件苦差事,只要掌握以上技巧,你也可以成為談判高手。

Cheers雜誌
http://www.cheers.com.tw/content/084/084165.asp

Friday, June 29, 2007

John Naisbitt【大趨勢‧決勝未來】專題演講分享

說在前頭
1.我還沒看書.....
2.因為全程聽英語、做英語筆記,以下如有表達上的差誤及因為閃神遺漏掉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教補充
3.我多半時候以列點方式分享,或許比較跳比較沒有連貫的體系,還請諒解。

演講內容節錄
  • Seeking opportunity is better than problem solving.
    「尋找機會」比「解決問題」來得更重要多了
    • 高希均教授補充了一句與之相呼應的陳述:
      「在趨勢前的  是遠見;
      與趨勢同步的 是定見;
      落後於趨勢的 是偏見。」
      懂得尋找機會的人,才能跑在趨勢前面,顯露遠見,或者至少與趨勢同步,擁有定見。
    • 很好的解決問題者(Problem Solver)代表:
      • Hilary Clinton希拉蕊‧柯林頓;
      • Arnold Schwarzenegger阿諾史瓦辛格
    • 很好的尋找機會者(Opportunity Seeker)代表:
      • Frederick W.Smith佛德列克‧史密斯 (FedEx 創辦人)
        當大家都在痛批美國的郵政很爛的時候,有人指出要「改革美國官方郵政系統」,Frederick卻決定直接從「創造新服務開始著手」
  • 不要被序列(sequence)卡住
    • John Naisbitt 舉出了一串數字要大家猜測下一個出線的數字是什麼,在場的3000多人靜默想破頭,只有一個先生在四樓大喊「100!」結果答案揭曉時根本令人一頭霧水想 不透「為什麼是這個數字?」John終於開心的為大家解惑了:「誰跟你說這串數字有順序關係?他們不過是一串紐約地鐵站裡出現的任意數字....」

      多可笑,為什麼大家聽到一串數字的下意識就是試圖「找出規則」來破解呢?

      世界上難不成什麼事情都一定要有規則可循?
  • 媒體運用流通不斷的在改變
    The currency of the media is changing.

  • John Naisbitt 強力推薦討論全球經濟(Global Economics)的刊物:
    • Financial Times,
    •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
    • Economics經濟學人
      他以為大家如果有興趣了解全球經濟,一定要培養閱讀這幾種刊物的興趣與習慣

  • 我們身處在演進中的時期
    We are in the period of Evolution.
    • 20世紀及之前的所有創造物仍然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但是變得越來越創新、越來越有看頭。不一定是因為我們擁有了什麼新東西,而是我們把舊有的東西改革的更好用了。

  • 我們期待要發生的事情,總是比預期發生的緩慢
    Things we expect to happen always happen more slowly.

  • 不永遠做對事情,是一件多麼棒的事
    How powerful it is not to always do it right!
    • 雖然把事情做對比較容易得到表揚與讚賞,可是處理事情的過程(無論對、錯、或者半信半疑不確定)總能導向什麼有趣的結果

  • 加入這個世界!
    JOIN THE WORLD
    • 歐洲是個典範,用2顆心(其中一顆是經濟)與24個定見在運作
      Europe is a statue working with 2 hearts and 24 mindsets.
    • 中國
      • 與台灣:西方媒體呈現的台灣多半時候都在與中國在政治議題上對抗,但是John覺得我們更該被世界看到的是經濟上的整合(economic integration)
      • 中國正在去中央化(decentralizing),她唯一持之以恆的特徵是全球化

  • 不遠的未來,將會是企業與企業競爭的世界,各國間經濟競爭的世界,而不是國家與國家競爭的世界
    In the future, it's GE vs Siemens,
    or Mainland economy vs US economy,
    but NOT China vs US

  • 手機與網路使用並不是科技現象,而是社會(社交)現象
    Cellphone and Internet are NOT technology phenomenon, they are "SOCIAL" phenomenon.
    • 電腦與詩歌應該存在於同一個教室內得到同等的重視,當我們越需要科技的時候,我們也就更需要詩歌
      =>科技掛帥的時代,我們反而更需要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

  • 演講的終點名句:無論未來會是什麼模樣,沒有喜樂我們就沒有希望。
    Whatever the future holds, it'll be no hope without joy.
Q&A時間
  • 高希均問:下個時代中如果您要選出1-2個扮演要角的國家,您會說是誰?台灣又該在下個世代中怎麼求進步?
    • 在接下來的25年中,John想得到的要角就是中國,雖然他同時同意高教授舉出的五個國家/地區也都具備相當的潛力。
      CHATS:China, Hong Kong, Macao, Taiwan, Singapore(or South East Asia)
    • 因為生意在各企業間談而不是在各國間談,所以他以為我們具備相當不錯的經濟地理位置(geo-economical position)、政治地理位置(geo-political position),應該要好好把握

  • 陸以正大使問:中國正在從工業製造社會(Manufactory Society)轉型成內部消費性社會(Internal Consuming Society),John對這部份有沒有什麼看法?
    • John直接說明了他看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的觀察:
      在香港採用的一國兩制早就是一國一制了(One Country One System),不過不是香港被中國同化為一制,而是中國被香港同化為一制--資本主義制度
    • 現在各國注重的趨勢早就從過往的重視價格(price)=>重視品質(quality)=>重視設計(design),中國會有這樣的轉變也反映了這樣的趨勢

  • Oracle甲骨文代表問:如果根據John所說,要把世界看成一整幅圖像的拼圖(picture puzzle)來去觀察、拼湊,我們最需要搶先拿起的拼圖是哪一塊?
    • 重要的不是哪一塊拼圖,重要的是「哪一塊拼圖能與其他的拼圖良好的拼在一起」
      The problem is not "which one to pick," but "to pick the one which fit better with others."
其他花絮分享......

John Naisbitt 真的很愛他老婆篇.......
  • John Naisbitt 上台之後正式開始演講的第一句話,居然是介紹他的老婆....
  • 根據高教授轉述,John Naisbitt 在南韓受邀去見總統,他很爽快的要求「如果我老婆不能去我就不去」.....
  • Oracle 代表發問時一度因為現場回音的關係,John一直聽不到(或者聽不懂)他的問題,(我確定那位代表英文發音或者內容都不爛,純粹是音響問題....)同坐 在台上的高教授也聽了兩次還是沒有抓到他要問的問題,結果John的老婆拿起麥克風解釋問題後John就聽懂了!
    高教授於是搶先代替John回答該題的答案:「哪一塊拼圖是我們最先應該檢起的呢?就是娶個好老婆!」
我很想尖叫篇.......
  • 陸以正居然到場耶!!!陸以正陸以正大使耶!
    拜讀他的大作深受感動過,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能夠當場聽到他的發言聆聽他的想法
    我從讀了這本書後深深佩服他.....
天下應該改進篇....
  • 我到場的時候很接近演講開始,可是明顯還有許多人剛剛從辦公室趕來要聆聽大師演講,而票上承諾的「現場備有同步翻譯耳機」居然告罄還在緊急調貨.....
    我幸運的拿到了一副(後來其實沒有用XD)進場後看看左右才發現很多人真的都沒有,然後活動就開始了....然後左右的好多位哥哥叔叔伯伯姐姐阿姨,都忍受了至少半小時的鴨子聽雷......
    這樣對嗎....這樣對嗎......
    我很幸運擁有別人送的免費入場券,但是我相信當場有相當多人掏了腰包買了雜誌或者甚至付3000元就為了來聽大師演講,結果讓人家晾在那裡半個小時聽都聽不懂,這樣對嗎..........

Wednesday, June 27, 2007

【轉錄】關於曖昧

據說現在很流行曖昧,朋友的事例太多:

你們認識很久,他天天朝九晚五噓寒問暖的電話比你的鐘錶還要準時,

你滿心歡喜你開始心懷期待,就連做夢都會笑出來,可是他就是什麼也不說,

你對自己說等等再等等,直到有一天你看到他身邊有了另一個身影,

你震驚 "不是...這是....我是.....?"

在朋友眼裏你們很登對,每次聚會他做你的護花使者責無旁貸,

你也發現自己對他有了些些的依賴,

他總是不經意的拍拍你的肩很寵愛的揉揉你的髮,

朋友關於你們之間無傷大雅的玩笑讓你覺得很甜蜜,

你說你感覺幸福就在不遠的地方。

就在你以為一切都將水到渠成的時候

睛天霹靂,他說他從沒對你有過這種想法,他說這是你的誤會。

你呆住了"誤會?那麼多人前的親昵.....竟...竟然是...誤會.....?"

傷心嗎?難過嗎?痛苦嗎?只是,只是誰讓你把曖昧當愛情呢?

這是個曖昧橫行的年代,感情出現的第三個種類,

比友情深比愛情淺

游走於二者的邊緣

這就是曖昧,是什麼時候開始本應是明明朗朗的愛情成了一場麓戰,

誰先動心誰就滿盤皆輸萬劫不復。是誰把簡單複雜化?


其實說穿了

曖昧,是可以推脫責任的遊戲,沒有承諾就無需負責;

曖昧,是勇敢者的遊戲,無畏的人才能在角逐中進退自如;

如果你沒有鐵石鑄就的心腸做軟胃甲,那麼你就別拿曖昧當愛情...


曖昧是,比好朋友再親一點,但比情人遠一點。

曖昧是,你會常常在MSN等他線上。當他幾天沒有線上,你就會有些擔心。

曖昧是,你會不時去他的BLOG看看有沒有更新;而且你會留意字裏行間,

他對你有沒有什麼暗示。

曖昧是,有感覺,然而,這種感覺不足以叫你們切切實實地發展一段正式的關係。

曖昧是,明白人生有太多的無奈,現實有太多的限制。

你知道沒有可能,但又捨不得放手。

曖昧是,有進一步的衝動,卻沒有進一步的勇氣。

曖昧是,他不是你的情人,但似乎他比你的情人更關心你和瞭解你。

曖昧是,你會編一條圍巾給他,但大家從沒有開始過。

曖昧是,雖然他不是你的情人,但他卻會對你說:你對我是十分重要的。

曖昧是,你感冒時有一個會在晚上打電話來,特意提醒你服藥,

叫你蓋好被子早點睡的普通朋友。

曖昧是,每當他提及他的另一半時,你會萬箭穿心。

曖昧是,為了逃避背叛的罪惡感。

曖昧是,甜津津又同時酸溜溜的。往往從未開始,已叫人不安,患得患失。

曖昧是,別人以為你們在搞地下情時,你會沾沾自喜。

曖昧是,別人問你們是否戀愛中,你張口結舌。

曖昧是,常常掙扎表不表白。你怕表白之後,

你既得不到一個情人,卻又失去了一個知心好友。

曖昧是,見到他,你會心跳。見不到他時,你會掛念他。

曖昧是,兩個人都會互相猜想。他是不是已經暗示了什麼?我是不是自作多情?

曖昧是,每天大家都會聊MSN,會互傳手機短訊,無規律地偶然約會。

曖昧是,你很想多走一步,但又怕會嚇怕了他。你會很小心流露自己的感情。

曖昧是,除了情人節之外,其他的節日,大家都交換禮物。

曖昧是,兩個人沒有承諾過什麼。但雖然如此,你願意付出的,比有承諾的情侶更多。

    沒有責任,但你卻很渴望去承擔,不問回報。

曖昧是一扇門,你可以停留在門外,也可以踏進房子裏面。

然後你不可以停留在門下面。門--永遠不是終點站。

曖昧是,你看了這篇文章,心理想到的那個人。

Monday, June 25, 2007

【主題學習】效率祕技/作分類,時間規畫更有效率

每個人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處理,如果沒有規畫流程,日子一定會亂成一團。所以為事情排定優先順序,正是妥善管理時間的重要第一步。但事情眾多,該怎麼安排呢?《個人時間管理》一書建議,首先,先在腦中回憶一下自己的目標,判斷出各項工作對自己目標達成的重要性。

接著,再依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將其分為A、B兩類,A類為今天必須完成的工作,其餘的則歸B類。要注意的是,A類工作不一定比B類重要,而是對今天而言,A類工作應該優先於B類處理。而一般來說,不論是A類或B類工作,都可以再分成以下3種類型:

 A.欲交代部屬或他人處理的工作。
 B.需要與人聯絡協調的工作。
 C.必須親自單獨處理的工作。

作者建議,一天的時間安排上,最好就照這3項的順序處理。優先處理「欲交代部屬或他人處理的工作」,是因為別人也有自己的工作規畫排程,如果能儘早將需要對方處理的工作告訴他,對他人和自己都是一大方便。

接著處理「需要與人聯絡協調的工作」,理由是因為現代人工作忙碌,找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由於每個人早上都一定得進辦公室,所以一早就撥電話的話,順利 聯絡上的機率最大,就算對方還未進辦公室,也可留言請他回電,避免錯過。而且及早聯絡,對於見面等時間安排也較容易,不然等到下午才聯絡,一旦對方沒法空 出時間,事情就必須拖到隔天進行。

等 做完前面兩項需要和人聯絡溝通的事項,即可處理「必須親自單獨處理的工作」。重點在於不管有多少會要開,一定要每天為自己空出兩段、每段約1~2小時的專 心時間,全心處理工作不被打擾。當然每天上班時間都會不斷湧入許多瑣事,若不是非常緊急,就將其挪前或延後,不要打斷既定的專心時間。

規畫完成後就可開始執行,在還沒完成A類工作前,不可以處理B類工作。屬於同類工作的優先順序,則沒有特別的規定,但必須遵守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則,也就 是「做完一件工作後,才可以開始下一件工作」,因為根據調查顯示,變換工作順序,正是浪費時間的主因之一。

天下班前看看自己完成了幾樣工作,雖然不一定每天都能將希望完成的AB兩類工作全部做到,但只要你能依據重要的次序處理事情,最重要的A類工作必定會都已完成了。(取材自《個人時間管理》,遠流出版。)


本文章由經理人月刊提供。整理‧撰文/謝明彧

Thursday, June 21, 2007

李開複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李開複原為微軟中國全球副總裁,2005年9月15日出任google中國總裁

《李開複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寫了四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後,許多學生問我:「開複老師,你為什麼不寫一封信給我們的父母呢?作為一個父親,你可以分享你教育子女的理念和經驗。」

作為一個熱衷教育的父親,我確實有不少關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對這封信我一直猶豫,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多位同學多次的鼓勵下,我問他們:「如果我寫了這麼一封信,你們會希望我說什麼呢?」

他們說:「告訴我們的父母:我們長大了,真的可以照顧自己。就讓我們自己碰碰釘子吧。」

「告訴我的父母:你們對我的期望好高,我總是達不到,覺得對不起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平凡的我。當你們看到我以盡力而為後,可否鼓勵鼓勵我?」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不想做一個讀書的機器,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希望父母能支援。」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真的好想和我的父母成為朋友,但是我不知如何啟口。」

聽到了這麼多充滿感情和期望的話,我提起了筆,開始寫我對這些話的看法和我對教育的理念。

我的理念就是: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

中國的家長:最重要的不是你認可多少我這些理念,而是希望你知道你的孩子

心中有話。如果這封信能夠促使一些家長問問你們的孩子心裡的話,彼此溝通理解,甚至成為「朋友」,那麼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達到了。

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

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

雖然我相信啟發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矩。孩子的成長需要啟發,也需要管教。孩子需要培養自信,也需要學習自省。

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
(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講好的懲罰;
(4)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另外,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機會,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負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見到長輩要主動起立招呼」,那你就自己必須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很嚴厲,自己卻沒有首先做到,是不能贏得孩子信服的。

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誠信教育,獨立人格和思想的培養,這些家長個人的表現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不要用說教!)來教導孩子,還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了負面的作法。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的家長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誠信、正義等等,因為現實生活中堅持這些往往會吃虧,許多學生走向社會後也慢慢放棄了這些。所以,我覺得要提醒中國的家長,眼光要放長遠,中國已經走向國際的舞台,要以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判斷生活中的現象,不要做負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輸負面的思想。

父母能多給孩子寬鬆的成長環境,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時,給以建議,多引導孩子,多和他們溝通,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某種願望。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

但是,二十一世紀將是「自主選擇」的世紀。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指出:因為資訊時代取代工業時代、世界無邊的競爭、放權自由的管理模式,「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路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裡,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了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闆,自己的公司,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你的孩子要在這樣的社會裡生存、競爭、成功。所以他必須學會自主選擇的能力。

當Google的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裡.佩奇(Larry Page)在電視上被訪問時,記者問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哪一所學校,他們並沒有回答斯坦福大學或密西根大學,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學」自由自在的學習沒有任一消極輸入的方式。在蒙台梭利教育的環境下,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己解決」,是這樣的積極教育方式賦予了他們鼓勵嘗試,積極自主,自我驅動的習慣,因而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殘局。讓他們經過失敗學習,不要什麼都想幫孩子做。可以幫助分析自省,可以告訴他你會怎麼做,以幫助增加孩子的判斷力。

◎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確定該怎麼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他從自己錯誤的學習得比從你正確的指導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提供意見,但是最後決定在於你,而且隨著你的長大,這些事情會越來越多。我記得我5歲時,父母要我讀幼稚園,但是我想讀小學,於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考上了就讓你讀。」這件事我回終身記得,因為那時我的一次理解我一個5歲的小孩居然有選擇。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於是我自主地讀書,真的考上了。

◎要培養孩子的負責心。多指導,少批評。劉墉說:「以前我也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溝通和同意(例如:「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淨」,而不是「你房間又亂七八糟了」)。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理解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麼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係。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童欣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後,媽媽甚至沒有一句責備。「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溫和:「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准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至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除了培養獨立能力,也可以增加責任感和自信。

◇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覺得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從。不要什麼事情都說「不」,給孩子一個機會。

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放大鏡」。正如範德比爾特所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成長在一個期望高,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的孩子很難得到自信。相對來說,一個積極誇獎、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的自信。我剛來美國時,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讓老師說我是「數學天才」。雖然我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並真的在全州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

給孩子正面的回饋。讓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我好笨」,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惡意的同學中傷。於是,我慢慢培養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寫得很好,就誇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後,居然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個人背景》裡。(這個時候我覺得她該學點謙虛了!)

自信是需要逐步培養的,所以你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做一個長期的可衡量的計劃。就像我前面提到女兒發言的例子。我和她制定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後,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一年後,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首先,你要先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在美國小學做過一個針對18個學生的試驗,讓老師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個孩子是有「最佳發展前途」的(雖然孩子是隨機挑的)。因為相信孩子出色,老師常給孩子正面評價。結果真的激發了他的自信,讓這18個學生表現得比原來的期望高。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有自信,首先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如果你想培養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多做肯定性評價:「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對你有信心」、「你做得真出色」……卡耐基在他的人際交流課程中曾提過這樣的一個例子……如果要改變一個孩子讀書不專心的態度,我們可能會這麼說:「約翰,我們真以你為榮,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但是』假如你在代數上再努力點兒的話就更好了。」在這個例子裡,約翰可能在聽到「但是」之前,感覺很高興。馬上,他會懷疑這個贊許的可信度。對他而言,這個贊許只是要批評他失敗的一條設計好的引線而已。可信度遭到曲解,我們也許就無法實現我們要改變他學習態度的目標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要把「但是」改成「而且」,就能達到我們的目標了:「我們真以你為榮,約翰,你這學期成績進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學期繼續用功,你的代數成績也會很出色。」

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

有位學生問我「是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我的接班人?」我對這個問題很訝異。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是進入哈佛的湯玫捷說:「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為我們是野生植物,不是園林植物。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自信的源泉。」去幫助你的孩子發覺他的獨特的優點吧!

一個人的快樂和他是否能做他有興趣的事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根據美國對1500名商學院的學生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追逐興趣並發掘自身潛力的人不但更快樂,而且更容易得到財富和名利的眷顧,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他們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他們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取財富和名利,他們也會得到終生的快樂和幸福。

作為家長,我們會鼓勵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興趣上。比如,我大女兒喜歡看小說,我們就每周挑一本有意思的但是也有教育意義的書給她看,這些年她已經看了上千本書,而且她的英語總是考滿分。我二女兒喜歡寫作和畫圖,我們就教她用電腦寫他喜歡寫的東西,然後加上圖片、照片,變成一本書,印成漂亮的彩色版,送給親友。

對孩子沒有興趣的課,我們只要求盡力地準備,盡力地學習,對成績沒有特別的要求。

很多家長讓孩子去學鋼琴,練跳舞。我認為有一些嗜好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全面發展孩子,但是要適量。有些學習是很苦的,所以我都會用「讓孩子有選擇」的方和孩子約法三章。當我的兩個孩子都對音樂表示興趣時,我們對他們說:盡力學三個月,三個月後,他們如果盡了力,他們可以決定要不要再學。結果,他們對音樂都沒有興趣,但是一個畫畫有興趣,一個對戲劇有興趣。於是,我讓他們朝他們的興趣發展。

多讓孩子有與人相處的機會。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說:「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從小就不會與人相處的小孩,長大很難成功也很難快樂。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除了喜與樂,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應。讓孩子有機會散發他們的感情。如果孩子一哭,你不分青紅皂白就是喝斥他:「不要哭!再哭、處罰就來了!」孩子表面會變聽話,內心其實是掩藏了更多的恐懼─他怕他哭了,會失去父母的愛、會被處罰。成長的經驗一再以壓抑、否定自我的情感出現時,你可能可以教出一個聽話的孩子,卻很遺憾的,也是一個缺乏自信、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所以,接受人世間的一切吧─正面的、負面的;生、死;哭或笑。因為,這些體會對我們的生命都是一樣的。

於優勢地位的孩子,不會從片面強調競爭的教育方式中獲益,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作為天之驕子處處受到褒獎,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異乎尋常的優越感,並因此忽視了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方面的鍛練。

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後,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處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係。因為這份遺憾,我儘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裡話的父親。

在你心裡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

在這方面,我有四個建議:

※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我的孩子小時每天聽了我的「胡謅」的故事後才願意睡的。

※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也希望他也這麼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讓孩子知道他對你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電腦遊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年輕些!

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你他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

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而不是要求他學習你的語言。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長應該儘量多接觸點流行的東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技術,流行的音樂,以減小代溝,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通路。

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談心。不要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當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時候,不要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

總結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它闡述了我的教育理念。在此和中國父母分享:

你給孩子什麼?By Dorothy Law Nolte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

中國青年的父母:我們的責任重大。

今天中國的青年:
—非常優秀,但是非常困惑。
—非常聰明,但是不夠自信。
—是多年來第一代能夠在平安的社會、完整的教育成長的一代。
—出生在被資訊鏟平的世界中,他們必須成為融會中西的精英。
—有幸出生在擁有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並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

Wednesday, June 20, 2007

一台電腦徹夜沒關 ,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有多少??

2007/05/23(天下雜誌報導)

一台電腦徹夜沒關 ,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有多少?
正視全球暖化問題,下班請關電腦。
鑑於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工業污染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從沒減少過,大家應該要更認真更正視這個問題了。

據統計,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足夠印表機印出一萬張的的文件,這是個非常嚇人的數字。其實每個人是可以為這世界做一點貢獻,希望發信提醒每個同仁隨手關燈、上下班離開公司時請隨手關掉桌上電腦的電源,或是其他沒有使用的設備,以節省能源與減少公司的開銷 。

如果每個人都節省一點,相信加起來的力量是驚人的!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也督促你身邊的親友囉!

Excel鮮為人知的35招秘技

  也許你已經在Excel中完成過上百張財務報表,也許你已利用Excel函數實現過上千次的複雜運算,也許你認為Excel也不過如此,甚至了無新意。但我們平日裡無數次重複的得心應手的使用方法只不過是Excel全部技巧的百分之一。本專題從Excel的最高版本2002中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技巧入手,領略一下關於Excel的別樣風情。

  一、建立分類下拉列表填充項
  我們常常要將企業的名稱輸入到表格中,為了保持名稱的一致性,利用『數據有效性』功能建了一個分類下拉列表填充項。
  1. 在Sheet2中,將企業名稱按類別(如『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個體企業』等)分別輸入不同列中,建立一個企業名稱數據庫。
  2. 選中A列(『工業企業』名稱所在列),在『名稱』欄內,輸入『工業企業』字符後,按『回車』鍵進行確認。

    仿照上面的操作,將B、C……列分別命名為『商業企業』、『個體企業』……

  3. 切換到Sheet1中,選中需要輸入『企業類別』的列(如C列),執行『數據→有效性』命令,打開『數據有效性』對話框。在『設置』標籤中,單擊『允許』右側的下拉按鈕,選中『序列』選項,在下面的『來源』方框中,輸入『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個體企業』……序列(各元素之間用英文逗號隔開),確定退出。

    再選中需要輸入企業名稱的列(如D列),再打開『數據有效性』對話框,選中『序列』選項後,在『來源』方框中輸入公式:=INDIRECT(C1),確定退出。

  4. 選中C列任意單元格(如C4),單擊右側下拉按鈕,選擇相應的『企業類別』填入單元格中。然後選中該單元格對應的D列單元格(如D4),單擊下拉按鈕,即可從相應類別的企業名稱列表中選擇需要的企業名稱填入該單元格中。

    • 提示:在以後打印報表時,如果不需要打印『企業類別』列,可以選中該列,右擊鼠標,選『隱藏』選項,將該列隱藏起來即可。
  二、建立『常用文件』新選單
  在選單欄上新建一個『常用文件』選單,將常用的工作簿文件添加到其中,方便隨時調用。
  1. 在工具欄空白處按滑鼠右鍵,選『自訂』選項,打開『自訂』對話框。在『指令』標籤中,選中『類別』下的『新功能表』項,再將『指令』下面的『新功能表』拖到選單欄。

    按『更改所選內容』按鈕,在彈出選單的『命名』框中輸入一個名稱(如『常用文件』)。

  2. 再在『類別』下面任選一項(如『插入』選項),在右邊『命令』下面任選一項(如『超鏈接』選項),將它拖到新菜單(常用文檔)中,並仿照上面的操作對它進行命名(如『工資表』等),建立第一個工作簿文檔列表名稱。

    重複上面的操作,多添加幾個文檔列表名稱。

  3. 選中『常用文件』選單中某個選單項(如『工資表』等),按滑鼠右鍵,在彈出的快捷選單中,選『分配超鏈接→打開』選項,打開『分配超鏈接』對話框。通過按『查找範圍』右側的下拉按鈕,定位到相應的工作簿(如『工資.xls'等)文件夾,並選中該工作簿文件。

    重複上面的操作,將選單項和與它對應的工作簿文件超鏈接起來。

  4. 以後需要打開『常用文件』選單中的某個工作簿文件時,只要展開『常用文件』選單,單擊其中的相應選項即可。

    • 提示:儘管我們將『超鏈接』選項拖到了『常用文件』選單中,但並不影響『插入』選單中『超鏈接』選單項和『常用』工具欄上的『插入超鏈接』按鈕的功能。
  三、讓不同類型數據用不同顏色顯示
  在工資表中,如果想讓大於等於2000元的工資總額以『紅色』顯示,大於等於1500元的工資總額以『藍色』顯示,低於1000元的工資總額以『棕色』顯示,其它以『黑色』顯示,我們可以這樣設置。
  1. 打開『工資表』工作簿,選中『工資總額』所在列,執行『格式→設定格式化的條件』命令,打開『設定格式化的條件』對話框。單擊第二個方框右側的下拉按鈕,選中『大於或等於』選項,在後面的方框中輸入數值『2000』。單擊『格式』按鈕,打開『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將『字體』的『顏色』設置為『紅色』。
  2. 按『添加』按鈕,並仿照上面的操作設置好其它條件(大於等於1500,字體設置為『藍色』;小於1000,字體設置為『棕色』)。
  3. 設置完成後,按下『確定』按鈕。

    看看工資表吧,工資總額的數據是不是按你的要求以不同顏色顯示出來了。

  四、製作『專業符號』工具欄
  在編輯專業表格時,常常需要輸入一些特殊的專業符號,為了方便輸入,我們可以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專業符號』工具欄。
  1. 執行『工具→巨集→錄製新巨集』命令,打開『錄製新巨集』對話框,輸入巨集名?如『fuhao1』 並將巨集保存在『個人巨集工作簿』中,然後『確定』開始錄製。選中『錄製巨集』工具欄上的『相對引用』按鈕,然後將需要的特殊符號輸入到某個單元格中,再單擊『錄製巨集』工具欄上的『停止』按鈕,完成巨集的錄製。

    仿照上面的操作,一一錄製好其它特殊符號的輸入『巨集』。

  2. 打開『自訂』對話框,在『工具欄』標籤中,單擊『新建』按鈕,彈出『新建工具欄』對話框,輸入名稱——『專業符號』,確定後,即在工作區中出現一個工具條。

    切換到『指令』標籤中,選中『類別』下面的『巨集』,將『指令』下面的『自訂按鈕』項拖到『專業符號』欄上(有多少個特殊符號就拖多少個按鈕)。

  3. 選中其中一個『自訂按鈕』,仿照第2個秘技的第1點對它們進行命名。
  4. 右擊某個命名後的按鈕,在隨後彈出的快捷選單中,選『指定巨集』選項,打開『指定巨集』對話框,選中相應的巨集(如fuhao1等),確定退出。

    重複此步操作,將按鈕與相應的巨集鏈接起來。

  5. 關閉『自訂』對話框,以後可以像使用普通工具欄一樣,使用『專業符號』工具欄,向單元格中快速輸入專業符號了。
  五、用『視面管理器』保存多個打印頁面
  有的工作表,經常需要打印其中不同的區域,用『視面管理器』吧。
  1. 打開需要列印的工作表,用滑鼠在不需要列印的行(或列)標上拖拉,選中它們再按滑鼠右鍵,在隨後出現的快捷選單中,選『隱藏』選項,將不需要列印的行(或列)隱藏起來。
  2. 執行『檢視→自訂檢視模式』命令,打開『自訂檢視模式』對話框,單擊『新增』按鈕,彈出『新增檢視畫面』對話框,輸入一個名稱(如『上報表』)後,單擊『確定』按鈕。
  3. 將隱藏的行(或列)顯示出來,並重複上述操作,『新增』好其它的打印視面。
  4. 以後需要列印某種表格時,打開『自訂檢視模式』,選中需要打印的表格名稱,單擊『顯示』按鈕,工作表即刻按事先設定好的界面顯示出來,簡單設置、排版一下,按下工具欄上的『打印』按鈕,一切就OK了。
  六、讓數據按需排序
  如果你要將員工按其所在的部門進行排序,這些部門名稱既的有關信息不是按拼音順序,也不是按筆畫順序,怎麼辦?可採用自定義序列來排序。
  1. 執行『格式→選項』命令,打開『選項』對話框,進入『自定義序列』標籤中,在『輸入序列』下面的方框中輸入部門排序的序列(如『機關,車隊,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等),單擊『添加』和『確定』按鈕退出。
  2. 選中『部門』列中任意一個單元格,執行『數據→排序』命令,打開『排序』對話框,單擊『選項』按鈕,彈出『排序選項』對話框,按其中的下拉按鈕,選中剛纔自定義的序列,按兩次『確定』按鈕返回,所有數據就按要求進行了排序。
  七、把數據徹底隱藏起來
  工作表部分單元格中的內容不想讓瀏覽者查閱,只好將它隱藏起來了。
  1. 選中需要隱藏內容的儲存格(區域),執行『格式→儲存格』命令,打開『儲存格格式』對話框,在『數值』標籤的『類別』下面選中『自訂』選項,然後在右邊『類型』下面的方框中輸入『;;;』(三個英文狀態下的分號)。
  2. 再切換到『保護』標籤下,選中其中的『隱藏』選項,按『確定』按鈕退出。
  3. 執行『工具→保護→保護工作表』命令,打開『保護工作表』對話框,設置好密碼後,『確定』返回。

    經過這樣的設置以後,上述單元格中的內容不再顯示出來,就是使用Excel的透明功能也不能讓其現形。
    • 提示:在『保護』標籤下,請不要清除『鎖定』前面複選框中的『?』號,這樣可以防止別人刪除你隱藏起來的數據。
  八、讓中、英文輸入法智能化地出現
  在編輯表格時,有的單元格中要輸入英文,有的單元格中要輸入中文,反覆切換輸入法實在不方便,何不設置一下,讓輸入法智能化地調整呢?

  選中需要輸入中文的單元格區域,執行『數據→有效性』命令,打開『數據有效性』對話框,切換到『輸入法模式』標籤下,按『模式』右側的下拉按鈕,選中『打開』選項後,『確定』退出。

  以後當選中需要輸入中文的單元格區域中任意一個單元格時,中文輸入法(輸入法列表中的第1個中文輸入法)自動打開,當選中其它單元格時,中文輸入法自動關閉。

  九、讓『自動更正』輸入統一的文本
  你是不是經常為輸入某些固定的文本,如《電腦報》而煩惱呢?那就往下看吧。
  1. 執行『工具→自動更正』命令,打開『自動更正』對話框。
  2. 在『替換』下面的方框中輸入『pcw'(也可以是其他字符,『pcw'用小寫),在『替換為』下面的方框中輸入『《電腦報》』,再單擊『添加』和『確定』按鈕。
  3. 以後如果需要輸入上述文本時,只要輸入『pcw'字符?此時可以不考慮『pcw'的大小寫,然後確認一下就成了。
  十、在Excel中自定義函數
  Excel函數雖然豐富,但並不能滿足我們的所有需要。我們可以自定義一個函數,來完成一些特定的運算。下面,我們就來自定義一個計算梯形面積的函數:
  1. 執行『工具→巨集→Visual Basic編輯器』選單命令(或按『Alt+F11』快捷鍵),打開Visual Basic編輯窗口。
  2. 在窗口中,執行『插入→模塊』菜單命令,插入一個新的模塊——模塊1。
  3. 在右邊的『代碼窗口』中輸入以下代碼:
    Function V(a,b,h)V = h*(a+b)/2End Function
  4. 關閉窗口,自定義函數完成。

    以後可以像使用內置函數一樣使用自定義函數。
    • 提示:用上面方法自定義的函數通常只能在相應的工作簿中使用。
  十一、表頭下面襯張圖片
  為工作表添加的背景,是襯在整個工作表下面的,能不能只襯在表頭下面呢?
  1. 執行『格式→工作表→背景』命令,打開『工作表背景』對話框,選中需要作為背景的圖片後,按下『插入』按鈕,將圖片襯於整個工作表下面。
  2. 在按住Ctrl鍵的同時,用鼠標在不需要襯圖片的單元格(區域)中拖拉,同時選中這些單元格(區域)。
  3. 按『格式』工具欄上的『填充顏色』右側的下拉按鈕,在隨後出現的『調色板』中,選中『白色』。經過這樣的設置以後,留下的單元格下面襯上了圖片,而上述選中的單元格(區域)下面就沒有襯圖片了(其實,是圖片被『白色』遮蓋了)。
    • 提示:襯在單元格下面的圖片是不支持打印的。
  十二、用連字符『&』來合併文本
  如果我們想將多列的內容合併到一列中,不需要利用函數,一個小小的連字符『&』就能將它搞定(此處假定將B、C、D列合併到一列中)。
  1. 在D列後面插入兩個空列(E、F列),然後在D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B1&C1&D1。
  2. 再次選中D1單元格,用『填充柄』將上述公式複製到D列下面的單元格中,B、C、D列的內容即被合併到E列對應的單元格中。
  3. 選中E列,執行『複製』操作,然後選中F列,執行『編輯→選擇性粘貼』命令,打開『選擇性粘貼』對話框,選中其中的『數值』選項,按下『確定』按鈕,E列的內容(不是公式)即被覆制到F列中。
  4. 將B、C、D、E列刪除,完成合併工作。
    • 提示:完成第1、2步的操作,合併效果已經實現,但此時如果刪除B、C、D列,公式會出現錯誤。故須進行第3步操作,將公式轉換為不變的『值』。
  十三、快速打印學生成績條
  常有朋友問『如何打印成績條』這樣的問題,有不少人採取錄製宏或VBA的方法來實現,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有一定難度。出於此種考慮,我在這裡給出一種用函數實現的簡便方法。

  此處假定學生成績保存在Sheet1工作表的A1至G64單元格區域中,其中第1行為標題,第2行為學科名稱。
  1. 切換到Sheet2工作表中,選中A1單元格,輸入公式:=IF(MOD(ROW(),3)=0,??,IF(0MOD?ROW(),3(=1,sheet1!A$2,INDEX(sheet1!$A:$G,INT(((ROW()+4)/3)+1),COLUMN())))。
  2. 再次選中A1單元格,用『填充柄』將上述公式複製到B1至G1單元格中;然後,再同時選中A1至G1單元格區域,用『填充柄』將上述公式複製到A2至G185單元格中。

    至此,成績條基本成型,下面簡單修飾一下。

  3. 調整好行高和列寬後,同時選中A1至G2單元格區域(第1位學生的成績條區域),按『格式』工具欄『邊框』右側的下拉按鈕,在隨後出現的邊框列表中,選中『所有框線』選項,為選中的區域添加邊框(如果不需要邊框,可以不進行此步及下面的操作)。
  4. 同時選中A1至G3單元格區域,點擊『常用』工具欄上的『格式刷』按鈕,然後按住鼠標左鍵,自A4拖拉至G186單元格區域,為所有的成績條添加邊框。

    按『打印』按鈕,即可將成績條打印出來。
  十四、Excel幫你選函數
  在用函數處理數據時,常常不知道使用什麼函數比較合適。Excel的『搜索函數』功能可以幫你縮小範圍,挑選出合適的函數。

  執行『插入→函數』命令,打開『插入函數』對話框,在『搜索函數』下面的方框中輸入要求(如『計數』),然後單擊『轉到』按鈕,系統即刻將與『計數』有關的函數挑選出來,並顯示在『選擇函數』下面的列表框中。再結合查看相關的幫助文件,即可快速確定所需要的函數。

  十五、同時查看不同工作表中多個單元格內的數據

  有時,我們編輯某個工作表(Sheet1)時,需要查看其它工作表中(Sheet2、Sheet3……)某個單元格的內容,可以利用Excel的『監視窗口』功能來實現。

  執行『視圖→工具欄→監視窗口』命令,打開『監視窗口』,單擊其中的『添加監視』按鈕,展開『添加監視點』對話框,用鼠標選中需要查看的單元格後,再單擊『添加』按鈕。重複前述操作,添加其它『監視點』。

  以後,無論在哪個工作表中,只要打開『監視窗口』,即可查看所有被監視點單元格內的數據和相關信息。

  十六、為單元格快速畫邊框
  在Excel 2002以前的版本中,為單元格區域添加邊框的操作比較麻煩,Excel 2002對此功能進行了全新的拓展。

  單擊『格式』工具欄上『邊框』右側的下拉按鈕,在隨後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繪圖邊框』選項,或者執行『視圖→工具欄→邊框』命令,展開『邊框』工具欄。

  單擊工具欄最左側的下拉按鈕,選中一種邊框樣式,然後在需要添加邊框的單元格區域中拖拉,即可為相應的單元格區域快速畫上邊框。

  提示:如果畫錯了邊框,沒關係,選中工具欄上的『擦除邊框』按鈕,然後在錯誤的邊框上拖拉一下,就可以清除掉錯誤的邊框。如果需要畫出不同顏色的邊框,可以先按工具欄右側的『線條顏色』按鈕,在隨後彈出的調色板中選中需要的顏色後,再畫邊框即可。這一功能還可以在單元格中畫上對角的斜線。

  十七、控制特定單元格輸入文本的長度
  你能想像當你在該輸入四位數的單元格中卻填入了一個兩位數,或者在該輸入文字的單元格中你卻輸入了數字的時候,Excel就能自動判斷、即時分析並彈出警告,那該多好啊!要實現這一功能,對Excel來說,也並不難。

  例如我們將光標定位到一個登記『年份』的單元格中,為了輸入的統一和計算的方便,我們希望『年份』都用一個四位數來表示。所以,我們可以單擊『資料』選單的『驗證』選項。在『設定』標籤『資料驗證準則』的『儲存格內允許』下拉菜單中選擇『文字長度』。然後在『資料』下拉菜單中選擇『等於』,且『長度』為『4』。同時,我們再來到『錯誤提醒』標籤中,將『輸入的資料不正確時顯示警訊』設為『停止』,並在『標題』和『訊息內容』欄中分別填入『輸入數字有誤』和『請輸入四位數年份。』字樣。

  很顯然,當如果有人在該單元格中輸入的不是一個四位數時,Excel就會彈出示的警告對話框,告訴你出錯原因,並直到你輸入了正確『樣式』的數值後方可繼續錄入。神奇吧?其實,在Excel的『驗證』判斷中,還有許多特殊類型的數據格式可選,比如『日期』啊,『整數』啊,『時間遠近』啊,如你有興趣,何不自作主張,自己設計一種檢測標準,讓你的Excel展示出與眾不同的光彩呢。

  十八、成組填充多張表格的固定單元格
  我們知道每次打開Excel,軟件總是默認打開多張工作表。由此就可看出Excel除了擁有強大的單張表格的處理能力,更適合在多張相互關聯的表格中協調工作。要協調關聯,當然首先就需要同步輸入。因此,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需要同時在多張表格的相同單元格中輸入同樣的內容。

  那麼如何對表格進行成組編輯呢?首先我們單擊第一個工作表的標籤名『Sheet1』,然後按住Shift鍵,單擊最後一張表格的標籤名『Sheet3』(如果我們想關聯的表格不在一起,可以按住Ctrl鍵進行點選)。此時,我們看到Excel的標題欄上的名稱出現了『工作組』字樣,我們就可以進行對工作組的編輯工作了。在需要一次輸入多張表格內容的單元格中隨便寫點什麼,我們發現,『工作組』中所有表格的同一位置都顯示出相應內容了。

  但是,僅僅同步輸入是遠遠不夠的。比如,我們需要將多張表格中相同位置的數據統一改變格式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得改變第一張表格的數據格式,再單擊『編輯』菜單的『填充』選項,然後在其子菜單中選擇『至同組工作表』。這時,Excel會彈出『填充成組工作表』的對話框,在這裡我們選擇『格式』一項,點『確定』後,同組中所有表格該位置的數據格式都改變了。

  十九、改變文本的大小寫
  在Excel中,為表格處理和數據運算提供最強大支持的不是公式,也不是數據庫,而是函數。不要以為Excel中的函數只是針對數字,其實只要是寫進表格中的內容,Excel都有對它編輯的特殊函數。例如改變文本的大小寫。

  在Excel 2002中,至少提供了三種有關文本大小寫轉換的函數。它們分別是:『=UPPER(源數據格)』,將文本全部轉換為大寫;『=LOWER(源數據格)』,將文本全部轉換成小寫;『=PROPER(源數據格)』,將文本轉換成『適當』的大小寫,如讓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為大寫等。例如,我們在一張表格的A1單元格中輸入小寫的『excel',然後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UPPER(A1)』,回車後得到的結果將會是『EXCEL'。同樣,如果我們在A3單元格中輸入『mr.weiwei',然後我們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PROPER(A3)』,那麼我們得到的結果就將是『Mr.Weiwei'了。

  二十、提取字符串中的特定字符
  除了直接輸入外,從已存在的單元格內容中提取特定字符輸入,絕對是一種省時又省事的方法,特別是對一些樣式雷同的信息更是如此,比如員工名單、籍貫等信息。

  如果我們想快速從A4單元格中提取稱謂的話,最好使用『=RIGHT(源數據格,提取的字符數)』函數,它表示『從A4單元格最右側的字符開始提取2個字符』輸入到此位置。當然,如果你想提取姓名的話,則要使用『=LEFT(源數據格,提取的字符數)』函數了。還有一種情況,我們不從左右兩端開始,而是直接從數據中間提取幾個字符。比如我們要想從A5單元格中提取『武漢』兩個字時,就只須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MID(A5,4,2)』就可以了。意思是:在A5單元格中提取第4個字符後的兩個字符,也就是第4和第5兩個字。

  二十一、把基數詞轉換成序數詞
  將英文的基數詞轉換成序數詞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它沒有一個十分固定的模式:大多數的數字在變成序數詞都是使用的『th'後綴,但大凡是以『1』、『2』、『3』結尾的數字卻分別是以『st'、『nd'和『rd'結尾的。而且,『11』、『12』、『13』這3個數字又不一樣,它們卻仍然是以『th'結尾的。因此,實現起來似乎很複雜。其實,只要我們理清思路,找準函數,只須編寫一個公式,就可輕鬆轉換了。不信,請看:
『=A2&IF(OR(VALUE(RIGHT(A2,2))={11,12,13}),?th?,IF(OR(VALUE(RIGHT(A2))={1,2,3,},\
CHOOSE(RIGHT(A2),?st?,?nd?,?rd?),?th?))』。該公式儘管一長串,不過含義卻很明確:如果數字是以『11』、『12』、『13』結尾的,則加上『th'後綴;如果第1原則無效,則檢查最後一個數字,以『1』結尾使用『st'、以『2』結尾使用『nd'、以『3』結尾使用『rd';如果第1、2原則都無效,那麼就用『th'。因此,基數詞和序數詞的轉換實現得如此輕鬆和快捷。

  二十二、用特殊符號補齊位數
  和財務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在賬面填充時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安全填寫法』,那就是將金額中的空位補齊,或者在款項數據的前面加上『$』之類的符號。其實,在Excel中也有類似的輸入方法,那就是『REPT'函數。它的基本格式是『=REPT(『特殊符號』,填充位數)』。

  比如,我們要在中A2單元格里的數字結尾處用『#』號填充至16位,就只須將公式改為『=(A2&REPT(?#?,16-LEN(A2)))』即可;如果我們要將A3單元格中的數字從左側用『#』號填充至16位,就要改為『=REPT(?#?,16-LEN(A3)))&A3』;另外,如果我們想用『#』號將A4中的數值從兩側填充,則需要改為『=REPT(?#?,8-LEN(A4)/2)&A4&REPT(?#?)8-LEN(A4)/2)』;如果你還嫌不夠專業,要在A5單元格數字的頂頭加上『$』符號的話,那就改為:『=(TEXT(A5,?$#,##0.00?(&REPT(?#?,16-LEN(TEXT(A5,?$#,##0.00?))))』,一定能滿足你的要求。

  二十三、創建文本直方圖
  除了重複輸入之外,『REPT'函數另一項衍生應用就是可以直接在工作表中創建由純文本組成的直方圖。它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特殊符號的智能重複,按照指定單元格中的計算結果表現出長短不一的比較效果。

  比如我們首先製作一張年度收支平衡表,然後將『E列』作為直方圖中『預算內』月份的顯示區,將『G列』則作為直方圖中『超預算』的顯示區。然後根據表中已有結果『D列』的數值,用『Wingdings'字體的『N'字符表現出來。具體步驟如下:

  在E3單元格中寫入公式『=IF(D3<0,rept(?n?,-round(d3*100,0)),??)』,然後選中它並拖動『填充柄』,使e列中所有行都能一一對應d列中的結果;接著在g3單元格中寫入公式『=if(d3>0,REPT(?n?,ROUND(D3*100,0)),??)』,也拖動填充柄至G14。我們看到,一個沒有動用Excel圖表功能的純文本直方圖已展現眼前,方便直觀,簡單明了。

  二十四、計算單元格中的總字數
  有時候,我們可能對某個單元格中字符的數量感興趣,需要計算單元格中的總字數。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利用到『SUBSTITUTE'函數的虛擬計算外,還要動用『TRIM'函數來刪除空格。比如現在A1單元格中輸入有『how many words?』字樣,那麼我們就可以用如下的表達式來幫忙:

  『=IF(LEN(A1)=0,0,LEN(TRIM(A1))-LEN(SUBSTITUTE(TRIM(A1),?,?,??))+1)』

  該式的含義是先用『SUBSTITUTE'函數創建一個新字符串,並且利用『TRIM'函數刪
除其中字符間的空格,然後計算此字符串和原字符串的數位差,從而得出『空格』的數量,最後將空格數+1,就得出單元格中字符的數量了。

  二十五、關於歐元的轉換
  這是Excel 2002中的新工具。如果你在安裝Excel 2002時選擇的是默認方式,那麼很可能不能在『工具』菜單中找到它。不過,我們可以先選擇『工具』菜單中的『加載宏』,然後在彈出窗口中勾選『歐元工具』選項,『確定』後Excel 2002就會自行安裝了。

  完成後我們再次打開『工具』菜單,單擊『歐元轉換』,一個獨立的專門用於歐元和歐盟成員國貨幣轉換的窗口就出現了。與Excel的其他函數窗口一樣,我們可以通過鼠標設置貨幣轉換的『源區域』和『目標區域』,然後再選擇轉換前後的不同幣種即可。所示的就是『100歐元』分別轉換成歐盟成員國其他貨幣的比價一覽表。當然,為了使歐元的顯示更顯專業,我們還可以點擊Excel工具欄上的『歐元』按鈕,這樣所有轉換後的貨幣數值都是歐元的樣式了。

  二十六、給表格做個超級搜索引擎
  我們知道,Excel表格和Word中的表格最大的不同就是Excel是將填入表格中的所有內容(包括靜態文本)都納入了數據庫的範疇之內。我們可以利用『函數查詢』,對目標數據進行精確定位,就像網頁中的搜索引擎一樣。

  比如在所示的表格中,從A1到F7的單元格中輸入了多名同學的各科成績。而在A8到A13的單元格中我們則建立了一個『函數查詢』區域。我們的設想是,當我們在『輸入學生姓名』右邊的單元格,也就是C8格中輸入任何一個同學的名字後,其下方的單元格中就會自動顯示出該學生的各科成績。具體實現的方法如下:

  將光標定位到C9單元格中,然後單擊『插入』之『函數』選項。在如圖18彈出的窗口中,選擇『VLOOKUP'函數,點『確定』。在隨即彈出的『函數參數』窗口中我們設置『Lookup_value'(指需要在數據表首列中搜索的值)為『C8』(即搜索我們在C8單元格中填入的人名);『Table_array'(指數據搜索的範圍)為『A2?B6』(即在所有學生的『語文』成績中搜索);『Col_vindex_num'(指要搜索的數值在表格中的序列號)為『2』(即數值在第2列);『Range_lookup'(指是否需要精確匹配)為『FALSE'(表明不是。如果是,就為『TURE')。設定完畢按『確定』。

  此時回到表格,單擊C9單元格,我們看到『fx'區域中顯示的命令行為『=VLOOKUP(C8,A2?B6,2,FALSE)』。複製該命令行,在C10、C11、C12、C13單元格中分別輸入:『=VLOOKUP(C8,A2?C6,3,FALSE)』;『=VLOOKUP(C8,A2?D6,4,FALSE)』;『=VLOOKUP(C8,A2?E6,5,FALSE)』;『=VLOOKUP(C8,A2?F6,6,FALSE)』(其參數意義同C9中一樣,不再贅述)。

  接下來,我們就來檢驗『VLOOKUP'函數的功效。試著在『C8』單元格中輸入某個學生名,比如『趙耀』,回車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下方每一科目的單元格中就自動顯示出該生的入學成績了。

  二十七、Excel工作表大綱的建立
  和Word的大綱視圖一樣,Excel這個功能主要用於處理特別大的工作表時,難以將關鍵條目顯示在同一屏上的問題。如果在一張表格上名目繁多,但數據類型卻又有一定的可比性,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先用鼠標選擇數據區域,然後點擊『數據』菜單的『分類彙總』選項。並在彈出菜單的『選定彙總項』區域選擇你要彙總數據的類別。最後,如圖19所示,現在的表格不是就小了許多嗎?當然,如果你還想查看明細的話,單擊表格左側的『+』按鈕即可。

  二十八、插入『圖示』
  儘管有14大類50多種『圖表』樣式給Excel橕著腰,但對於紛繁複雜的數據關係,常規的圖表表示方法仍顯得枯燥和缺乏想像力。因此在最新版本Excel 2002中加入了『圖示』的功能。雖然在『插入』菜單的『圖示』窗口中只有區區6種樣式,但對於說明數據之間的結構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比如要顯示數據的層次關係可以選擇『組織結構圖』;而要表達資金的流通過程則可以選擇『循環圖』;當然,要說明各種數據的交叉重疊性可以選擇『維恩圖』。你看,如圖20所示的維恩圖多麼漂亮。而且你還可以右擊該圖示,調出『圖示』工具欄。隨心所欲地設置『圖示樣式庫』甚至還可以多添加幾個圓環。

  二十九、熟悉Excel的『從文本到語音』
  這是Excel 2002中的一個搶眼的新功能。它就是讓Office軟件不僅能寫、能算,還要能看、能說。儘管目前已經有許多軟件都致力於文本的機器朗讀,但微軟的Office不論從語音的柔和度和語氣的抑揚頓挫都是其它同類軟件不可比擬的。

  按照Office的默認安裝,你可能還不能在Excel的菜單中找到它,在我們確認安裝了『從文本到語音』的選項後,就可以在Excel的『工具』菜單中看到『語音』項目了。如圖21所示,打開一個表格,隨便選擇其中的內容,然後單擊『從文本到語音』工具欄上的『朗讀單元格』按鈕,此時一個帶有磁性的聲音就開始一字一句地朗讀了。值得一提的是,當碰到標點符號時,Excel的朗讀會自動停頓一會兒,然後再接著朗讀,這一點和其他軟件完全不同,筆者認為這樣的處理更加自然。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想調整Excel 2002中語音朗讀的速度,可以在『控制面板』中雙擊『語音』圖標,然後在『文字到語音』卡片上調整即可

  三十、Excel中『攝影』功能的妙用
  這個功能比較另類,似乎和計算、統計、排序等等『正統』功能格格不入,因為它的作用竟然是——『抓屏』!而且還不是像『PrintScreen'按鈕那樣『一把亂抓』,而是允許讓你通過鼠標進行選擇,『指哪抓哪』。

  要找到這個功能還不太容易,我們點擊Excel『工具』菜單的『自定義』選項。在『命令』卡片的『類別』中點『工具』,再在命令欄中找到『攝影』按鈕,並將它拖到工具欄的任意位置。如果我們想要對表格中的某一部分『照相』,只須先選擇它們(圖23),然後按下『攝影』按鈕,這時該選定區域就被『拍』了下來。然後將鼠標移動到需要顯示『照片』的地方(當然,也可以是另一張表格),再次按下『攝影』按鈕,這樣剛纔被『拍攝』的『照片』就立即粘貼過來了。當然,和『照片』一同出現的還有『圖片』工具欄。很顯然,Excel是將它作為一幅圖片來對待了,我們可隨意將它進行旋轉、縮放處理。

  不過,請各位一定要注意:這可不是一般的照片!你可以試著改動原來被我們『拍攝』下來的表格數據看看——刷新一下『照片』,結果『照片』中的數據竟然也被同步更新了!

  三十一、在多張表格間實現公用數據的鏈接和引用
  也許我們會奇怪,為什麼每次打開Excel,軟件總是打開了一個由3張空白表格組成的文件組呢?如果你是專業的會計師、統計師或者諳熟於此的表格高手,就一定會明白,由於計算項目的名目繁多、數據信息的頭緒複雜,單靠一張表格往往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多表格數據鏈接、多文件數據互動纔是以一當十的制勝法寶。

  比如我們首先製作『Sheet1』為『一班學生成績表』,『Sheet2』為『二班學生成績表』,然後來到『Sheet3』,想進行『一班』和『二班』各科成績的比較以及『年級平均分』的計算。此時我們就可以將光標定位到目標位置,選擇好相關函數。然後在Excel彈出的函數對話框中,利用數據列表右側的『』按鈕點擊一下其他表格中想引用的單元格就行了。你看,如圖24所示,這時函數窗口中就會出現『×班學生成績表!××單元格』的字樣了。此後,不管我們在源單元格中進行怎樣的修改,在『Sheet3』的目標位置都會適時進行重新計算。

  三十二、『馴服』Excel 2002的剪貼板窗口
  Excel 2002極大地改進了舊版本中比較薄弱的剪貼板功能,最大可以支持容納24個項目(而Excel 2000只能容納12個)。而且,這個剪貼板可以在任何Office應用程序之間來回拷貝,所以對於經常需要拷貝和粘貼的用戶來說,確實更加方便。但每次當你連續使用兩次『複製』或『剪切』命令時,剪貼板就會彈出來,和你爭奪有限的文檔顯示空間,讓人討厭。好在,『馴服』剪貼板的方法非常簡單。

  筆者建議,如果你不希望剪貼板總是出其不意地蹦出來,只須點擊剪貼板菜單底部的『選項』,清除『自動顯示Office剪貼板』複選框上的鉤。如果你不希望剪貼板的圖標出現在系統任務欄上或隨時彈出來,只須清除掉『在任務欄上顯示Office剪貼板的圖標』和『複製時在任務欄附近顯示狀態』兩個複選框上的選擇。只保留『收集而不顯示Office剪貼板』複選框前面的鉤即可。

  當然,在取消剪貼板自動顯示功能之後,你還可以隨時恢復這個功能。比如我們可以自定義一組快捷鍵,以便隨時迅速調出剪貼板。從菜單中選取『工具』之『自定義』選項,點擊彈出對話框下部的『鍵盤』按鈕,在彈出對話框的『類別』列表中選取『編輯』,然後,在對話框右上方的『命令』列表中選取『EditOfficeClipboard';將光標置於『請按新快捷鍵』對話框中,並按下Alt+Shift+C(或者你喜歡的其他組合),『關閉』對話框。現在,我們只要一按下Alt+Shift+C,Excel 2002的剪貼板就會立刻出現在你面前了。
    • 提示:此秘技也適用於Word 2002、PowerPint 2002。
  三十三、利用公式審核工具查看數據出處
  Excel 2002有一秘密武器——『公式審核』工具,它可以將任一單元格中數據的來源和計算結果的去處顯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讓我們單擊『工具』菜單的『公式審核』選項,並點擊『顯示公式審核工具欄』。我們仍然借用『給表格做個超級搜索引擎』一招中的例子,用鼠標選擇C12單元格。從圖25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單元格中的結果是通過函數『=VLOOKUP(C8,A2?C6,3,FALSE)』得出的。因此,數據來源有3個:C8、A2和C6。所以,當我們單擊『公式審核』工具欄上的『追蹤引用單元格』按鈕後,Excel立刻用箭頭和藍點指明了這3個單元格的所在(圖25)。當然,如果我們表格中某個數據無效或語法不當的話,也可以點擊『公式審核』工具欄上的『圈釋無效數據』按鈕來讓Excel自動幫我們檢查紕漏。

  三十四、巧用Excel 2002的『智能鼠標』
  我們知道,滾輪鼠標現在幾乎成為了電腦的『標配』,但當我們滾動鼠標滾輪上下翻頁時,你是否想過我們還可以利用它完成一些其他的功能呢?

  點擊Excel 2002『工具』菜單中的『選項』命令,然後在『常規』選項卡中選中『用智能鼠標縮放』複選框,點『確定』後,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鼠標滾輪都有些怎樣的功能:

  在『智能鼠標』的默認狀態下,上下滾動鼠標滾輪,工作區中的表格會以15%的比例放大或縮小,而只有當我們按住Ctrl鍵,再滾動鼠標滾輪時,工作表纔會像往常一樣上下翻頁。另外,如果我們使用了Excel的『分級顯示』,那麼當我們按住Shift和滾動鼠標滾輪時,又可以控制各級條目的顯示或隱藏了。當然,還有更多的特殊功用需要各位在實踐中慢慢摸索。

  三十五、Excel 2002『監視』窗口的應用
  如果你創建了一個較大的電子表格,並且該表格具有鏈接到其他工作簿的數據時,Excel中的『監視窗口』可以為你提供很大的幫助。通過它你可以輕鬆看到工作表、單元格和公式函數在改動時是如何影響噹前數據的。

  在『工具』菜單中單擊『公式審核』子菜單,然後單擊『顯示監視窗口』按鈕。右擊我們想跟蹤的單元格,並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監視點』。這時,『監視窗口』的列表中就出現了被Excel監視的單元格及其公式了。

  以後,只要我們雙擊『監視窗口』中的該條目,被監視的單元格就會不請自來了。
    • 提示:當包含有指向其他工作簿的單元格被監視時,只有當所有被引用的工作簿都打開時,纔能在『監視窗口』的列表中顯示出來。

Wednesday, June 13, 2007

戴隱形眼鏡勿近火!為網路謠言闢謠

請告訴你身邊所有戴隱形眼鏡的朋友在烤肉,或任何有可能接觸到火源的地方,請將你的隱形眼鏡拿掉!
聽過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發生在Malacca,…
有一天,一個21歲男生戴著隱形眼鏡去參加一個烤肉聚會就在他開始以木炭生火之後的幾分鐘內,他突然大叫,然後很痛苦的跳來跳去,在地上打滾全場的人都嚇呆了,沒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大家趕緊送他到醫院,醫生說,他永遠都看不見了!
原因是:隱形眼鏡是用塑膠製成的,而就在他生火的同時過熱的溫度熔化了他的隱形眼鏡!

所以請告訴你身邊的朋友烤肉及接觸火源時,請不要戴著隱形眼鏡!

感謝朋友的分享,證實這是個網路謠言,詳情請參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6/life/family-3.htm
http://news.pchome.com.tw/life/cts/20070606/index-20070606091047070040.html
http://www.ettoday.com/2002/12/05/517-1383332.htm

而底下這篇更為仔細
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topic=10198&forum=57

Sunday, June 10, 2007

[轉錄]法國總統薩科奇的電視競選演說稿

這是法國總統薩科奇的一篇電視競選演說稿:
------------------------------------------------------------------------------
◎今天,讓我們談談誰是法國人

我們成為法國人,不光因為我們生在法國,更因為我們選擇留在法國,與法國站在一起。

我父親是匈牙利移民、外祖父是希臘移民,但今天可以站在這與各位以兄弟相稱,我感到很驕傲也很榮幸。

因為諸位跟我父兄一樣,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遠離了珍貴的童年、記憶、初戀,遠道而來追尋更美好的未來。

因為「成為」法國人追尋的不僅是身分,更是情感上義無反顧的抉擇,需要自我克服、參與、愛護法國不變的心意。

我們「選擇」成為法國人,因為我們愛法國人、敬愛法國。法國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大家庭,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共同記憶、理念、個性,喜歡彼此的優點、包容彼此的缺點。我們需要尊重彼此的習性、共享對方的歷史,開創我們共同的記憶。

◎國家認同不需抹滅記憶

這不是要求我們忘記各自的過去、抹滅我們對故鄉的記憶。成為法國人,不需建立在每個人都拋棄自己的過去,更不是建立在抹滅個人良知上。而是建立在個人以國家認同為基礎的自我認同上。成為法國人,是希望多元的參與能一加一大於一,而非小於一。

對法國這個大家庭來說,我們希望每個人的加入,都能讓她變得更豐盛。今天法國的面貌,跟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前,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法國也從未刻意要隱藏自己歷史的進程,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由單一家族、民族或種族組成,而是由志願選擇共同生活的一群人組成。法國是一種理念,是一群有不同歷史背景、記憶、經驗、生活、夢想的人,共同經營的理想國度。

我希望跟諸位共有的法國,不是被囚禁在過去歷史、傳統中的法國,而是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每個人都能發揮貢獻的法國。

今天的法國,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宗教,是多元歷史、文化、記憶的結合。今天的法國,是由各種不同元素組成的多元混合體。

今天,法國開始質疑自己、質疑我們的價值、我們在世界的角色、夢想、團結。這些懷疑,需要靠我們每個人進一步的思考,因為,未來的法國,是我們共同盼望的共業,需要我們的參與、承諾。

民主共和需要彼此了解、尊重彼此的獨立。更要每個人都覺得公平正義:每個人都有努力追求財富的自由,儘管出身低、卻有向上流動的能力。

法國強調人道主義,但有時,這種人道措施卻犧牲了公平正義。未來的法國應更強調公平正義,讓孩子都可受教育、貧病可受照顧、老弱可獨立生活、工作者受到尊敬。更重要的是,國家應承認工作才是擁有財富的正途、財富是工作努力的象徵。這樣,才是個理性、進步的國家。這樣,才是對不同背景、想法的人公平的做法。

◎讓我們為美好的未來打拼

讓我們努力為機會平等打拚,讓我們努力為弭平貧富差距打拚。未來的補助除了針對區域、房地產,更應針對個人。以往協助地方振興的做法當然不錯,但未來針對有需要的個人提供補助也是必須。雖然成本較高,但比大規模社會救濟便宜,而且公平。

讓我們為學校教育改革打拚,因為學校教育才是推動社會階層流動、改善貧富差距的基礎,也是父母有能力改善的地方。若未來法國年輕人受限於所學、所思,被圈梏在單一語言、思維中,而無法跟世界上其他人溝通、交換、共同達成夢想,那真是很危險的事。

讓我們為卓越的學校教育打拚。好的學校教育可以釋放下一代法國人的才能、企圖心,也才是推動社會階層流動、走出種族藩籬的正途。教會孩子為平等的工作機會打拚,這才是贏取尊嚴、尊重的正途。

這些都是過去法國為我的家族、我個人做過的事,也希望未來法國可以為你們、你們的下一代做同樣的事。但若你什麼都不想要,你就什麼都不會有。你的未來掌握在你自己手裡。每個人一定都得為法國做些什麼,因為法國是每個人的家。

在這裡,我願意跟諸位承諾:希望未來到法國來移民的小男孩、小女孩們,真的會覺得法國是世上最美好最幸福的國家。

------------------------------------------------------------------------------
別人的評論:
雖然薩科奇曾痛罵那些造成巴黎暴動的阿爾及利亞裔穆斯林是「人渣」,
但是跟賀雅爾或是其他人比,他的族群政策算是比較中間的,
也因此被選舉對手翻出舊帳,說他是匈牙利人之子,不愛法國。

薩科奇發表這篇競選演說,演說裡四兩撥千金的化解了對手陣營的指責,
同時也再一次強調了自己關於社會福利與教育的政策。

重點是他不僅表達了自己的夢想,也給了人民作夢的能力。
若一個國家的人民最後對自己的國家已毫無夢想及願景,
那麼這個國家幾乎可以宣告死去。
就像今天的台灣,在藍綠政爭的口水之下,
身為一個即將在六月底結束學生身份的人,我發現我完全無法作夢。
這個國家完蛋了,
我身邊的人不是興高采烈的計畫出社會後要幹嘛,
有什麼夢想可以實現,
而是每一個人都在擔心出了社會怎麼活下去。

起薪二萬三千元的未來,我不敢想像。
打工買WII跟重機?拜託,那只是屁話。

雖然這不過是競選演說,但卻是一篇格局非常大的文章,寫的也非常動人。
且不論薩科奇本人有多少是非爭議,
這篇演說的撰稿人成功地構築了一個理想世界,
那是一個多元的國家與文化,源自不同民族的人到了這個國家,
只要你認同,我就把你當作公民一份子,
就算大家不同信仰、不同種族與文化,
但是都可以為這個國家提供源源不絕的新生命力。
這種氣度令人佩服,這樣的格局讓人羨慕。

「我身為法國人,不光因為我生在法國,而是我選擇法國。」
其實把『法國』改為『台灣』也很貼切喔,不是嗎?令人感動的演講!

希望台灣的政治人物都能放下歧見,
好好的看一看這篇文章,
然後靜下心想一想,
如何重新讓人民擁有作夢的力量,
不只找回作夢的能力,還要有辦法幫人民實現夢想。
--------------------------------------------------------------------
我說:
姑且不論薩科奇個人的爭議,我覺得他點出了很重要的,我們非常缺乏的點:
我們「選擇」成為法國人,因為我們愛法國人、敬愛法國。法國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大家庭,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共同記憶、理念、個性,喜歡彼此的優點、包容彼此的缺點。我們需要尊重彼此的習性、共享對方的歷史,開創我們共同的記憶。』
無論我們的過去如何,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我們需要尊重彼此、共享歷史、開創共同記憶。
而不是幫建築物改名、移走銅像、更換路名,用著「打倒威權統治」的大旗,開自己和整個世界一個最大的玩笑。
這些作為,跟日本人打死不承認他們幹了南京大屠殺那樣的壞事,有什麼差別......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所謂好的、所謂壞的,能提供給現世的就是醒世、警世的價值,用什麼手段要來抹滅或試圖掩蓋都是愚蠢沒意義的作為,真正重要的,是現在,是未來啊!

我身為台灣人,不光因為我生在台灣,而是我選擇台灣。
而且,我愛台灣。

Monday, June 04, 2007

猝死,會找上誰?各位請珍惜自己的健康!

223日晚間 11點多,音樂製作人馬兆駿前往超市購物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疑因心臟病發猝死,得年 48歲。

3
3日下午,63歲的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後返家途中,因為心臟病發在路上求救,隨後被送上救護車,急救得宜保住性命。

3
4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馮照明在中和國小運動時突然昏倒,他生前有高血壓病史,疑因天冷,加上劇烈運動,心臟不適猝死,得年 50歲。

3
4 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維德在籃球場上打球突然昏倒,送醫急救不治,生前疑胸悶不適,得年36 歲。

3
25 日清晨,32歲科技新貴黃金明參加國道馬拉松賽,半途猝死。

近來發生數起猝死案例,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粹烈表示,個案皆是中壯年男性,年齡介於35~60歲之間,多半都是從事戶外活動時突然心臟不適,除了魏拙夫醫師及時送醫、穩住病況,其餘個案都不幸死亡。

為何會猝死?

徐粹烈解釋,所謂的「猝死」是指發病內1小時內突然心因性原因神志喪失造成死亡,猝死個案多半是青壯年男性,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猝死個案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都是「冠心病」,其他原因有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臟病變、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而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急性心室性心律不整。

在美國,一年約30萬人猝死,發生率約千分之0.5~1。英國每年有5萬人猝死。依歐美的比例推估,台灣每年約有5千至1萬人猝死,事實應低於這個數字,因為台灣的冠心病人較歐美少。

大部分的猝死來得突然,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輕度運動或活動中,突發心跳驟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劇烈運動、精神壓力、情緒激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冷過熱等情況下,突發死亡。

部分冠心病猝死者在發生死亡前,會出現胸痛、胸悶、心律不整、全身不適、氣喘、噁心、頭暈、冒冷汗、心臟衰竭等徵兆;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誰可能會猝死?

徐粹烈建議,若有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膽固醇過高症,個性偏積極好動、倔強、易衝動、情緒急躁,有抽菸惡習者,要特別留意冠心病猝死。

家族成員中有人猝死或昏倒,也是猝死高危險群(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建議接受相關檢查,及早預防。

一般民眾發生猝死的機率約千分之0.5~1,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則有30%的發生率,相當驚人。而如果曾有猝死經驗被救活者,日後再發的機率也高達20%。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的患者,猝死機率高達15%。

青壯年男性心因性猝死者,幾乎生前都身強體壯,健康情況沒有明顯異常,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訊號,平日也沒有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因此無法提早發現先天性或是後天心血管疾病,以致突發猝死意外。

徐粹烈呼籲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人,應每年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進一步做心臟方面的健康檢查。

猝死,會遺傳嗎?

猝死可能會遺傳。2004年,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凌平在台灣醫學學會年會報告猝死相關基因,賴凌平曾為一對經常因為劇烈運動而昏倒的父子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父子兩人均帶有遺傳心因性猝死基因變異,成為猝死的高危險群。

賴凌平在台灣醫學學會年會上報告,遺傳性心因性猝死屬於顯性遺傳,如果爸媽帶有基因異常,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將是1/2。有一個家族的女性在第一次生產時昏倒,搶救才救回一命;她的妹妹也是猝死,檢查發現,這名女性有基因變異。

賴凌平建議,家族成員中曾有人昏倒或猝死,或自己曾有不明原因昏倒者,應該由心臟科醫師評估心電圖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確認自己是否屬於有家族遺傳的變異基因,盡可能預防猝死。

Sunday, June 03, 2007

[數位之牆]Web 2.0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作者:黃彥達

◎Web 2.0與媒體無關,也不是內容出版的生意

早期從發展Blog起家的Web 2.0 經營者,以及晚近加入此一市場的新興業者,分別對Web 2.0 的精神有著不同迷思,前者是仍然陷入1.0的泥淖中,後者則是強調用戶參與跟分享過了頭。

首先,Web 2.0 不是媒體,然而很多Blog網站經營者仍然在做「內容出版」(Content Publishing)的生意。傳統新聞網站靠編輯來做出版,現在則是把內容供應的任務丟給眾多寫Blog的人。

舉例:博客中國可以說是中國Blog的先行者,但是經營多年還是離不開「找人來寫專欄」的模式。用戶在上面所進行的行為,就是內容瀏覽,網站依然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呈現型態,與1.0 沒甚麼差距。

Web 2.0 不就是由用戶參與提供內容的草根媒體嗎?怎麼說跟內容無關?筆者感覺:1.0的內容是「以內容瀏覽為目的」,而Web 2.0 的內容則是「以關係建立為目的」,內容只是用來建立關係的工具罷了。

簡言之,1.0 時代的商品是「資訊」,所有發展都圍繞在「如何處理資訊爆炸」,不論新聞網站還是搜尋引擎。而Web 2.0 時代的商品則是「關係」,議題是「如何處理關係不足」及「如何處理關係爆炸」。

更簡單說,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人」。1.0 時代,我們需要內容專家來幫我的經營早期的網路公司;Web 2.0 時代,我們需要的則是社會學家,指引我們如何引導人們在虛擬社會中互動。

◎任何人,都有「被發現」的需求

1999年,筆者任職的網路公司找來圖書館系畢業的人,專司搜尋引擎分類;找來報紙雜誌的編輯,專司內容頻道;由於那個時代完全專注在資訊處理的議題上,所以我們需要這樣的專才。

Web 2.0 時代,網站服務的終極目標,將會圍繞在「如何展現一個人」這件事情上。談到人,我們無可避免要談到人的需求。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級,由基本到高階分別是:

1)生理的需求;2)安全的需求;3)被接納的需求,或愛與歸屬的需求;4)自尊的需求;5)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前兩者筆者將之簡單的稱為「存在的需求」,而後兩者筆者稱為「社交的需求」。

將上述層級轉換到網際網路,會發現Blog甚至網路相簿等服務,僅滿足存在的需求。換言之,網民書寫Blog及上傳相片的行為,不應該被視為「個人出版」,而應被視為「嘿!我在這裡!」的一種宣告。

(圖片)

網民需要在網路上有個地方宣告自己的存在,那裏是她的家,是心靈的港灣,是休憩的地方。那個地方要能安全的存放她所有的一切,她在上面的一切痕跡,包含相簿,日記,留言,都是存在的證明。

問題來了,絕大部份寫Blog的人在網路上都是孤獨的存在著。他們的 Blog少有人光顧,每個月拜訪者僅數人。一個不斷發出「嘿!我在這裡!」訊息的人,在長久沒被發現的情況下,注定要孤獨的老去。

◎Web 2.0 下一階段:關係的建立與管理

許多Blog服務經營者已經發現此類問題,開始朝向下個階段演進:即「社交的需求」。每個人都期待被發現與被接納,你如何導引人們互相認識?搭訕是需要理由的,而所有的內容都可能成為搭訕的理由。

在美國有 MyBlogLog之類的服務,讓寫Blog的人可以看到有誰來過我的Blog。而中國的Blog服務經營者,則乾脆將其他人的來訪記錄變成 Blog基本功能,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誰來過我的Blog。

這已經與「個人媒體」無關,而是我們有意識的在導引著人與人間的關係建立。你看到有人來訪於是你回訪她的Blog,關係建立的第一步於焉開始。好的Blog服務經營者,應該做到透過各種手段讓關係發生。

有的Blog服務經營者,透過內容推薦的方式將好的Blog文章推送到首頁,或者透過編輯推薦,或者透過其他讀者「頂」「推」。然而這除了跟1.0 時代「內容出版」沒兩樣外,也不過是創造出5%的明星罷了。

「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被自然的關注」,是Blog服務經營者的責任,也是類似日本Mixi及中國51.com成其大的原因。經營者很早就體悟Blog 跟內容出版無關。Blog僅是存在的基礎,必須在此之上完成社交工作。

而新浪博客的「生產明星」工作,僅是創造少數明星及滿足大眾湊熱鬧心態。絕大部分在上面開博的個人很少被理會,Blog乏人問津。明星僅是創造內容及流量的工具,這不是Web 2.0 ,而是1.0 內容網站。

◎「為了分享而分享」,從來不存在

套用馬斯洛的理論看起來很玄,但是這樣的架構卻能用來檢視不同類型的Web 2.0 網站,而看出未來發展潛力。簡言之,這幾個層次的需求必須一層層滿足,無法抄捷徑。抄捷徑者註定要在發展上遇到瓶頸。

目前有很多Web 2.0 網站設計之初就想到要搭建一個架構讓用戶上來「分享」。分享的內容則從書籤,新聞,藝文活動訊息,美食評鑑到折扣資訊等不一而足。然而,分享者卻總是很少。

這些經營者可能沒想過,分享並不是自然會發生的行為。人,一定是先考慮完自己,才會考慮別人。因此網站的初期功能一定是先滿足了自己「存在的需求」,為己所用,接下來才考慮分享給別人的問題。

以社會性書籤網站(Social Bookmark,例如美國del.icio.us )為例,首先考慮網路書籤功能是否滿足個人整理資訊的工具性需求,接下來才有分享給別人的需求。最後,透過適度導引讓人們進行互動。

網路書籤並非讓眾人鼓譟把一則網址推上首頁的鬧市,而是人與人建立關係的工具。用戶收集的書籤以及對書籤所下的 Tag,是「對自己的描述」,重點不在內容,而是透過那些內容,他們表明了他們是誰。

當對「人」的描述完成後,要讓他們建立關係就不難了。Web 2.0 網站經營者可用Tag 為核心,Data Mining 為手段,做到讓性質相同/相異的人有更多認識機會。以此觀之,網路書籤尚未進入下一階段。

◎搜尋引擎的下個階段議題

上面提到的經營方式,都在描述如何處理「關係不足」的問題。然而,另一個問題在Web 2.0 時代也更加凸顯,即「關係爆炸」的問題。當你加入的Web 2.0 網站多了,關係鏈的管理將十分棘手。

筆者曾說過在Web 2.0 時代,人與人聯繫的成本將趨於更低。然而,眾多的Web 2.0 網站在引入關係鍊的概念後,卻導致要精確的找到某一種人甚至某一個人,變成成本很高的行為。

例如,在美國想找一個人,你可能得逛逛MySpace ,或者Orkut ,或者Facebook,接下來還有成千上百個Web 2.0 網站。就算不是精確的找出一個人而是某一種人(例如:明朝歷史愛好者)也是困難的事情。

這是新時代的搜尋引擎所應當要處理的問題:關係鏈的搜尋。1.0 時代我們看見了資訊爆炸時,取得精確資訊的高成本,而搜尋引擎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關係爆炸,成為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文章:
〈社群與小圈圈〉

〈從 PTT、2ch 及 slashdot 說起〉

〈小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