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門戶敞開後,經濟力正崛起、消費力已抬頭 越南機會財還剩多少?
作者:宋秉忠 攝影:黃菁慧 出處:2007年3月號 /向古人學習 | ||
貿易門戶敞開後,經濟力正崛起、消費力已抬頭越南機會財還剩多少? 2007年初,越南已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第150個成員國。 現在的越南》太開放、高競爭。為了趕上中國,越南急切地迎向世界市場,做出更大的讓步。 實際上的越南》是低工資、高消費。 胡志明市人民富起來了,奢華消費蔚為風氣,也反映了強勁的地下經濟。 發展中的越南》是台商擴大影響力。 狂飇的胡志明股市、改革樣板新順加工出口區,都是台商影響力的證明。 未來的越南》面臨大危機、大商機。人才不足、政府效率不彰、基礎建設缺乏等都是困境,但開放外資BOT卻極可能是翻盤的機會。 越南,正書寫一則大膽開放的經濟神話。 而台灣,何時才能從畫地自限的夢境中醒來? |
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大陸對外開放才真正確定下來。15年來,「大陸工資只有台灣1∕10」「大陸工人一週工作七天」;火鍋店、婚紗攝影、卡拉OK在幾個月內,賺回一個資本額的「中國神話」,吸引台商前仆後繼。
現在低工資、高消費的「中國神話」,又出現在越南,特別是前南越首都西貢地區。
一個鞋廠的女工每月基本工資1500元台幣,只有台灣的1∕10,像寶成、豐泰兩家NIKE的下游代工廠,動輒雇用數萬名越南工人,規模甚至超過中國大陸。
越南工資收入雖低,但消費水準一點不輸中國大陸。新上市公司老闆、政府高層的親屬、返國探親的越僑,把胡志明市辦公室租金炒到一坪4000多台幣,比台北101大樓還高。
而曾經讓無數美國阿兵哥心碎的越南,1975年結束越戰至今30年後,全民上下的當務之急卻是倒向美國、擁抱資本主義,好大賺外匯財。
太開放.高競爭
加入世貿後外銀競爭白熱化
2000年與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後,越南通往世界市場的最後障礙終於被打開。由於晚中國快十年,越南只能加速腳步追趕。為了在2007年1月11日成為世貿組織第150個會員,越南做出比中國更大的讓步。
世貿談判中爭議最大的「開放外資銀行」,2006年11月,大陸公布的新版「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大幅縮小原先入世時的承諾。想承作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必須成立註冊資本比分行多十倍的子行,並受大陸監管,此舉遭致國際金融界的批評。
相反地,越南卻對外大開方便之門。
兆豐國際商銀胡志明市分行經理黃士明表示,越南比中國更大膽,早在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前,越南就已開放外資銀行設立分行、入股當地銀行。因此,對於越南外資銀行來說,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不開放」,而是「太開放」。
全越南的台商不過2000多家,僅約東莞台商的1∕3,大陸沒有台資銀行分行,但越南台資銀行的分行、辦事處卻多達19家。
兆豐產險越南代表何豐道就表示,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後,削價戰開始白熱化,許多台商拿著外資銀行的報價單要求降價;保單實際收益掉了快七成,以前做一張保單,現在必須做三張保單,才能損益平衡。
黃士明便表示,競爭如此激烈,兆豐國際商銀對於是否在越南設立子行還在慎重考慮中。
門檻低/外商投資可大可小
越南對外開放的積極作法,已經獲致跨國公司的回響。
2006年,英特爾宣布投資10億美元,在越南興建美國之外最大的封裝測試廠。南韓浦項集團也計畫投入30多億美元,開發新都市中心及興建軋鋼廠。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推薦下,於2006年12月親自考察越南。據媒體透露,郭台銘計畫投資10億美元,在越南建立海外第四個主要生產線。
股市名嘴謝金河在2006年12月首度率團參訪越南後,也曾公開表示,印度只適合旅遊、只適合郭台銘(這種大公司)去玩,但越南卻可以讓台灣中小企業大展手腳。
敢消費.奢華風
向洋開放/外國人社區形成
越南的大膽,來自根深柢固的海洋文化。古老神話中提到,女神生了100顆蛋孵化成100個人,其中50人往山上發展,成為現在越南的少數民族;而向海洋發展的50人,成為「京族」,是孕育越南文化的主要族系。
地理條件更讓越南對外來文化的接受程度很高。儘管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3%,越南海岸線卻達3000公里,與中國相當;當中國還苦於沿海內陸的發展差距時,國土狹長的越南卻全都是「沿海」。
像西貢河以南的富美興社區,目前有2萬人常住,其中一半是越南的企業新貴或政府高官,另一半則是分別來自24個國家的外國人。
社區內有台、日、韓僑校(從小學到高中),有美語教學的國際學校。2005年7月,全越南第一所外國人辦的全英語教學的澳洲皇家墨爾本科技大學(RMIT)正式開學,3000多名越南大學生在此上課。
越南曾經被法國統治近百年、二戰期間又被日本統治過,在1975年之前,美軍聚集的西貢,繁華更勝台北。
對於40多歲的日商瑞薩半導體越南董事長兼執行長佐藤恒夫來說,越南是他第一個外派長駐的國家。到越南之前,他曾經詢問過許多朋友:「二戰時被日本占領的經驗,會不會使得越南人仇視日本人?」
到了越南後,佐藤恒夫才發現,和台灣一樣曾經被日本占領過的越南,大概是亞洲國家中少數對日本親善的國家,不但對日本,越南人對其他外國人,也都很友善。
因此,佐藤恒夫計畫在未來,把越南變成瑞薩全球的教育訓練中心,在當地調訓全球員工。
台灣人在這一點上無庸置疑也享有同樣優勢:台灣人對外國人的友善。
我會想到的反而是部分中國人對日本人的長期仇視、韓國人對日本人的仇視,
那樣的仇視扼殺了多少的商業契機....戒之、戒之
聖誕狂歡/胡志明市更勝台北
走在被台商稱為「小天母」的富美興購物街,隨處可見日本餐廳、美國甜甜圈、韓國寵物店,店裡一隻狗要價2000美元、澳洲人開的 PUB、法國歐舒丹(L’’OCCITANE)保養品專賣店。即使是越南人開的可頌麵包專賣店,兩坪大的店面仍擺放了15種法國進口的火腿和20種起司,迎合社區內西方人的口味。
2006年底的聖誕節連續假期,外國人大都返鄉過節,但越南新貴和他們的孩子,卻仿效西方人的傳統,穿聖誕老公公衣服,騎著摩托車,碰到人就大喊:「Merry Christmas!」。
同時間,胡志明市內的REX酒店周邊,也湧入十幾萬名歡慶耶誕的胡志明市市民,把聖誕節氣氛弄得比台北、上海更熱絡。對照今昔,31年前,這個曾為美軍聚集的繁華市區,在1975年美軍撤退前夕,湧入的是大批難民,等著搭乘直升機逃離越南。
美軍在西貢一擲千金的消費習慣也深植當地人心,讓他們在富裕後,也捨得消費。
即使2005年越南人均所得也不過640美元,但胡志明市的人均所得卻已達1640美元,幾乎是全國平均的三倍,相當於全中國的平均所得。
文化侵略噁心的全球化效應XD,到底是誰規定人人都要歡慶聖誕節的啊!!!
另外,文中難不成正在透露出一項多數外國人不願意見到的現象:千里迢迢飛到
越南一趟後,吃的、穿的、買的、感受到的,都跟「家鄉」沒有兩樣?
我們真要去到越南感受那再熟悉也不過的資本主義銅臭味嗎?
地下經濟強勁/錢不愛存銀行
在這個曾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洗禮的城市,奢華消費已經成形。有人形容胡志明市是「新店」,每週出現新的店。
黃凱是越南最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家族經營絲織品專賣連鎖店「khai silk」,更是越南最知名的時尚品牌,單品價格都在100美元(新台幣3300元)以上,旗下還包括餐飲、房地產、購物廣場等。
黃凱於2006年開的「明朝」中國餐廳,光裝潢就100多萬美元,還不包括從中國進口的20多個貨櫃的家具。
即使每人平均消費是35美元(1155台幣),「明朝」餐廳仍座無虛席,黃凱計畫一年後把人均消費提高到50美元(1650台幣)。問他,「漲價不怕嚇跑客人?」黃凱卻自信地說,五年前他開的法國餐廳,平均消費已達75美元(2475台幣)。
台越合資企業「富美興」在2000年推出的「富佳九九」別墅區,更是印證越南人財富的最佳典範。99棟不同造型的別墅,在半年內賣完,當時每棟售價在35萬美元到70萬美元間,短短五年內,價格又再暴漲一倍。
越南人表面上的低工資收入與實際上的高消費背後,反映出越南龐大的地下經濟。
1975年越共統一南越後,宣布南越幣兌換北越幣是5000比1,等於變相沒收南越民眾的財產。此舉造成南越民眾普遍不相信銀行,不願把錢存在銀行裡,一有錢就買黃金放在家裡。要買機車、房產等高價物品,越南人也習慣以黃金計價。
大台商.搶上市
南方掌權/與台商共謀出路
2006年4月越共第十屆大會,國家主席、總理分別由來自南方的阮明哲和阮晉勇出任,南方的改革力量首次主導越南政壇。在此之前,越南政治的三巨頭:越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和總理,一般是由北越、中越、南越的官員出任,以凸顯區域平衡。
實在忍不住不想到瑞士的委員制...讓各種語言(文化)背景的人在國家統治殿堂
中分別佔有適當的比例,以充分的讓各種背景人民的權益受到尊重與保障...
2006年底,當越南完成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之際,《Newsweek》即指出:「南方之歌──河內共黨贏得越戰,但當國家向世界開放時,南方出身的改革者卻領導蓬勃發展的越南經濟。」
而在越南這一波由南越人(或稱西貢人)主導的經濟國際化浪潮中,行事風格與西貢人相似的台灣商人,無疑能發揮比其他外國人更大的影響力。
曾擔任越南前總理武文杰經濟顧問的潘正養指出,西貢人和台灣人一樣有冒險開放、不向封建制度低頭的性格,也願意接受新事物。
潘正養曾接受武文杰的委託,在胡志明市發展加工出口區,做為全越南的學習樣板。他帶著計畫書先於1989年到台灣,與經建會官員討論。這個計畫得到已故台商中央貿開董事長丁善理的支持,發展成為新順加工出口區。
15年來,新順加工出口區總計吸引165家外商進駐及9億美元外資,替越南創造5萬5000個就業機會,及10億美元外匯存底,占越南外匯存底的1∕10。也因此,當美國總統柯林頓等外國政要訪問越南,新順加工出口區一直是越南官員對外展示改革成果的櫥窗。
臺灣人加油!
從這裡看得出來我們(當地的台商)是大有可為的啊!
成功的移轉台灣加工出口區的經驗造福給其他發展中的國家,功德一大件!
更何況,現在許許多多越南來的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產生,兩國間的關係
理應要越趨緊密,合作可以更多元化更豐富才是。
台越合作炒股/市值暴漲7倍
股市則是另一個凸顯西貢人和台灣人冒險精神的例子。2000年7月,胡志明市的證券交易首先啟動,2005年,河內才跟進。
不到七年,胡志明股市市值已成長七倍,光2006年,越南股市市值就漲了154%,居亞洲第一。
其中,胡志明市的貢獻大於河內,因為2006年底上市的157家公司中,有89家,是在胡志明市掛牌。
在2006年12月裡,平均每天都有兩家以上新公司在胡志明市證券交易所掛牌,原因是政府規定2007年上市的公司將不再享有兩年的營業稅減免。截至2006年底,已有五家台商在越南上市,大亞電纜更是第一家被越南政府當做樣板,首先批准上市的外資企業。
大亞電纜越南總經理陳炳森指出,越南政府希望財務透明的台商提升越南股市水準。
果然,2006年2月,大亞電纜上市後,胡志明市股市一路攀升,目前大亞股價幾乎是上市時的兩倍。而越南股王SJS(基建類股)市價四個月內更暴增五倍,每股市價超過1000元台幣,是越南一般股價的十倍。
台灣人的哄抬,對越南股市的影響有多大?
1990年台灣股市上萬點時,西貢證券業務第二部副理阮富強正在台大經濟系念書,即使課業繁重,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但他仍然「打起精神」投資台股,也見識到台灣人在股市中表現出來的堅強賭性。
阮富強表示,越南股市的起伏,絕對與台灣投資客有關係。
像2000年7月到2001年7月的一年內,胡志明市股市由100點大漲到571點,就拜中國及台灣投資客所賜;2006年胡志明市股市再度狂漲到近800點,這次中國投資客缺席了,反倒是台灣人持續加碼,與日、韓、歐投資客,一起成為越南股市的主要外國金主。而且,台灣投資客喜歡借越南人頭投資,對於越南股市的實際影響力,遠勝其他外國人。
大危機.大商機
1.教育低落/最缺高級幹部
在各方面都欣欣向榮之際,越南的發展仍有一些限制。
例如,目前越南仍以傳統產業為主,資訊、高科技業的投資仍少。製鞋、紡織、自行車、家具等台灣傳統產業都已經進入越南,而台商最擅長的資訊代工業,還在越南缺席。
台商在中國建立全球第二大的資訊硬體生產線,主要是得力於中國充裕的高中職工人,以及四通八達的運輸網路(中國高速公路總長僅次於美國),但這兩項恰恰是越南的弱點。
越南宣稱國民識字率高達97%,但這只是因為越南在法國統治期間,把文字由漢字改為拼音文字的結果,不代表越南整體教育水準提升。
即使越南政府推動全民義務教育已經20年,而且宣稱2005年時已經達成全民入學,但是直到現在,越南的小學到高中都還是上半天課。
相當於台灣建中的胡志明市「成大義」中學,也是二部制:上午班是6點半到11點半,下午班是1點到6點,學生每天只上課五小時。
而且,全越南沒有一所高中以下的學校有400公尺長的運動場,胡志明市台北學校是唯一的例外。問越南老師,沒有運動場,學生要如何上體育課?老師回答說,學生家裡的勞動已經很多,到學校,不需要再運動了。
由於高中以上學歷的工人程度欠佳,以致於越南台商工廠雇用的中高階幹部清一色都是大陸幹部,形成一種特殊的管理模式。
像全球前三大IC設計公司瑞薩半導體評估在胡志市設廠前,最大顧慮就是擔心找不到合適的高級人才。
即使與全越南最好的百科大學接觸,瑞薩也找不到合適人才;最後,瑞薩只能先贊助越南大學開設IC設計課程,並且首開先例,在公司營運前一年,先招收員工,加以培訓。顯見越南高級人才的缺乏。
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很慶幸台灣具備相對良好的基礎,讓我們的高級人才不至於
匱乏,而且我們的高階人才仍然具備積極任事、任勞任怨的良好品德。
不過話說回來,照最近幾年荒腔走板教育政策的執行狀況來看,實在不能不為了
我們的下一個世代人才資源憂慮......
我們的政府到底要跌到怎麼樣的谷底才懂得醒悟呢......XD
2. 交通是罩門/海陸都不通
此外,越南的交通建設落後,也成為台商發展資訊製造業的大罩門。
國土狹長,南北長達1650公里,是台灣的四倍;從南邊的胡志明市到北邊的河內,車程就要四天。
為解決運輸問題,已在胡志明市附近設廠12年的大亞電纜,2005年又在北部的海陽省建第二座工廠,就近供應北部市場。
大亞電纜的競爭者南韓LG原先在北部的海防設廠,最近為了開拓南方市場,也到了大亞南部廠附近建廠。
陸運走不順,但越南也未善用它的海岸線發展海運。
占全越南73%貨櫃吞吐量的西貢港,水深只有10公尺,白天只能停靠負載1600個貨櫃的小船;夜間由於缺乏導航設備,長度175公尺以上的船舶不能航行。
由於胡志明市區及周邊道路大都只有兩線道,聯接碼頭的道路更只有一線道,貨主通常都直接派小車進入港區,打開貨櫃、取貨。一位台商笑說,他在全世界都沒看過這種情景。
由於市區道路狹窄,白天,貨櫃車不能行駛市區,因此,西貢港又創下另一個世界先例,碼頭裝卸作業是在夜間進行。
3. 效率差/一張執照60個章
最讓外商詬病的是越南政府執行基建的效率。
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房地產業者指出,越南人口大約是中國的1∕10,基建速度居然也是中國的1∕10。OMG......
以拆遷為例,台商在中國投資最津津樂道的就是,中國政府的拆遷速度。當地政府只要在民宅牆上噴上個「拆」字,幾天內,居民就乖乖地搬走。
但在胡志明市,光是申請一張建築執照就可能要花上兩、三年,蓋60多個印章。OMG......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內戰已經結束58年,許多當年的地主死的死,逃的逃,中共順理成章成為中國最大的地主。但越戰結束不過32年,許多土地所有權仍有爭議,因此,拆遷特別困難。
南韓財團計畫在美國前駐南越大使館附近,興建胡志明市最高的大樓,光是協調拆遷戶,就拖了兩年,到現在都還無法動工,還有住戶拿了錢卻不搬家。
越南基建不足,對於外商來說,固然影響投資,但也反映商機。2007年1月11日,越南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之前,越南政府已經表示,開放外商經營基礎建設的BOT案。日本政府便於2006年宣布,將協助越南興建南北高速公路及高速鐵路。
韓國斷尾求生/棄釜山建網絡
緊抓越南成長契機,最值得台灣效法的是南韓。
2002年時,從中國來的中轉貨櫃曾占韓國港口貨櫃吞吐量的30%至40%,韓國政府便決定在2020年前投資590億美元擴建釜山新港,讓韓國成為「東北亞航運樞紐」。
但是最近三年,中國的中轉貨櫃逐年減少,2006年前十個月,南韓整體港口貨運量增長不足2%,中轉貨運量增幅不足10%。
為了求生,南韓政府於2006年底毅然放棄「東北亞航運樞紐」計畫。取而代之的是,由南韓政府、銀行和釜山港務局共同出資,成立物流發展基金,在印度、越南投資興建新港;同時收購歐美的中小型航運公司,形成由碼頭和船隊組成的「全球物流網絡」。
2006年11月,釜山港務局聯合九家韓國公司投資3.49億美元,在胡志明市附近的蓋梅港建造三個碼頭。
釜山港務局向西方媒體表示,目前正關注多個越南港口的投資案,做為建構「全球物流網絡」的第一步。
相形之下,台灣的作為卻是進退失據。
高喊「亞太營運中心」,卻不肯面對兩岸三通的現實;擔心「東協加一(中國)」窒息台灣經濟,但又不像日韓政府帶頭投資越南基建。
由新加坡APL物流集團與日本三井商船合資成立的「第一接運開發」,是越南第一家外資碼頭貨運公司,總經理是曾在高雄港工作十多年的台灣人萬尚杰。
看到日本、南韓、新加坡政府帶著本國企業,在越南修公路、蓋港口,萬尚杰替台灣著急。他表示,台灣船商已經有五、六家到西貢港設點,但卻沒有台灣人到越南蓋碼頭,服務台灣航商。
像萬尚杰這種親眼見證「越南奇蹟」的台商,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當日韓商人隨著本國政府大舉進入越南,並且後來居上,威脅台商的生存時,台灣政府在做什麼?
醒醒....醒醒啊!!!!齁優XD